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闰土哥,--你来了?……”
              “老爷!……”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试对选文中人物外貌描写作简要赏析。
              (2)探究闰土、杨二嫂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 2.
              领 路游睿    天有些寒冷,女人站在街头不断跺着脚。远处,一个佝偻的身影正走过来。女人看见,那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虽然上了年龄,但她的步子却显得有些匆忙,脸色十分凝重。
              “妈,我的新手机呢?”女人回过头,看见儿子正小跑到自己跟前。女人笑了笑,顺便抚摩了一下儿子的头,然后拿出手机说:“你看,妈不是给你送来了吗?”
              “怎么这么难看?”儿子接过手机,马上一脸的不高兴。儿子说:“我不是反复给你说了嘛,要新款的,这个款的早就淘汰了,你看看还有谁用啊?”
                 女人又笑了笑说:“妈妈今天一大早就去给你买了,这就是最新的。”
              “你撒谎!”儿子有些生气了,“你不知道多去几个地方看看啊?”
                 女人说:“好好好,是妈妈不对,你看,妈妈不是工作忙吗,所以才没时间去仔细逛。”
              “你把我当什么了?找借口!”儿子突然提高音量说,“下午给我送只新的来,这只我帮你扔了。”说完,儿子一挥手, 那只手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女人依旧带着微笑,她看见儿子转身跑开了。接着女人马上沿着刚才儿子抛出的弧线去找刚才扔出去的手机,女人很快就看见,手机被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捡了起来。这只手,就是刚才从远处走过来的那个老太婆的手。老太婆捡起手机,似乎没有看见女人,然后依旧迈着蹒跚而匆忙的脚步走了起来。
                 女人急了,连忙小跑到老太婆面前说:“大妈,那手机是我的。”
                 老太婆停住脚步望了女人一眼,说:“我知道是你的,被扔了,还要?”
                 女人说:“我怎么会不要呢,小孩子不懂事扔了,我可舍不得,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呢。您既然知道,就还给我吧。”
                 老太婆皱了一下布满皱纹的额头说:“你真想要回手机?”
                 女人说:“当然呀。”
              “我可以还给你,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现在要去一个地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走,你就帮我带带路吧!”老太婆颤抖着扯出一张纸,认真看了看说,地址是药王路二十三号。
                 女人在这座城市待了多年,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她都历历在目。女人知道药王路并不远,女人依稀记得药王路二十三号好象是个什么单位的地址,但究竟是个什么单位女人却想不起。为了拿回手机,女人立即答应下来。
                 接着,女人走前面,老太婆走后面。女人回过头,看见老太婆蹒跚的样子,就忍不住停下。然后女人扶着老太婆,老太婆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您走这么急,有事?”女人问。
              “嗯,有事。”老太婆依旧步子匆忙。走了几步之后,老太婆突然问:“你就一个儿子吧?”
                 女人点点头,奇怪地看了看老太婆说:“那小子正读高中呢,成绩老提不上去。”
                 老太婆说:“哦。”
                 接着两人都不再说话。
                 走了一段之后,老太婆突然放慢了脚步,最后她静静地站住了脚,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女人看了看老太婆,顺着老太婆的目光,女人看到前方停放着一辆警车,车门打开着,一个年轻人被几名警察押了上去。年轻人蹭了几下,但被警察按了下来。警车的门最终关上了,然后启动,呼啸着走远。
                 尽管车已经走远,但老太婆依旧一动不动地看着。
              “您怎么哭了?“半响之后,女人发现老太婆竟然泪流满面。
              “看到了吧”,老太婆用低沉的声音说,“刚才警察带走的年轻人是我儿子,我就那么唯一的一个儿子,所以从小我就惯着他宠着他。但是今天,他被判了刑,是死刑,我是来见他最后一面的。”
              “啊!”女人脸上顿时出现惊讶的表情。
                 老太婆拿出手机,递给了女人说:“现在可以还给你了。”
              “你不是要我带你去药王路二十三号吗?现在就还给了我?”
                 老太婆指着前方铁门上醒目的“监狱”两个字说:“我早知道,这里就是药王路二十三号,都来这里好多趟了。”
              “是的,药王路二十三号就是监狱,可是您既然知道,还要我带路?”女人一脸不解。
              我是担心啊,担心你不知道这里!”老太婆说完,转身,蹒跚着走远。
                  女人站在监狱前,愣了。
              (1)这篇文章一明一暗交织地写了两位母亲的故事,请你分别概括。
              (2)老太婆去药王路23号,竟然是为了见被判死刑的儿子一面,这一情节出乎读者意料,但又不显突兀,因为作者在前文中围绕“老太婆”这一人物先行作了适当铺垫。你能找出三处相关语句吗?
              (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的含义。
              ①那只手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②我是担心啊,担心你不知道这里!
              (4)文章结尾写道:“女人站在监狱前,愣了。”此时此刻,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把他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 3.
              现代文阅读
              冰 湖(节选)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 ______ --砸冰行船-- ______ --看到希望
              (2)试分析第④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笫⑪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5)最后儿子得救了吗?父亲结果如何?请根据前文的暗示,续写小说的结尾。要求:80字以上。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麦黄黄  杏黄黄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长在我的记忆里
              (1)请你谈谈第⑧段加点文字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好处。
              (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⑧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第⑩段“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长在我的记忆里。”
              (5)“扎羊角辫的小妹”长大成人后,“父亲”已经年过发甲了。今年麦黄黄的时候,“父亲”生病住在医院,“小妹”来看望“父亲”,她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以“小妹”的身份说几句话。
            • 5.
              阅读《一生有个对不起的人》,完成下列各题。
              一生有个对不起的人
              金薇
                   ①15岁之前,他有过一段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父母是小城里知名的企业家。忽然有一天夜里,警察带来了他父母意外亡故的噩耗;不久,法院又来通知说,他的父母生前欠下巨额债务,需拍卖家产抵偿……此时的他只觉得未来一片黑暗,满心只有茫然。
                   ②人们都像避瘟神一样躲着他,直到有一天放学,他回家看到门口坐着个人高马大的乡下女人--那是他的婶婶,在爷爷的葬礼上,他看到过她。婶婶粗声大气地说:“小海,我是来接你的。”他一下子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女人扳了扳他的肩膀说:“大小伙子,哭啥嘛,天又没塌!有手有脚的,干点儿啥不能有碗饭吃?”
                   ③他跟着她来到了那个依山傍水叫北兴屯的地方,走到一间仿佛一脚就可以踹倒的低矮的草房前,她回头对他说,到家了。他愣了,这样的房子也能住人吗?草房里走出来两个人,一个是喝得有点晕头转向的叔叔,一个是又黑又瘦的女孩,松松垮垮地穿着件大布衫。很显然,那是婶婶的衣服。
                  ④婶婶一到家就拎了猪食桶喂猪,骂声也跟着响起来:“我要是不在家,这猪就得饿死。我嫁到你们老吴家,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啥福没享着,还得干这种替人卖苦力养孩子的事……”
                  ⑤她抽旱烟,一嘴大黄牙,似乎是胃不好,吃过饭就不停地打嗝儿,几毛钱一袋的“盖胃平”,一把一把地吃。夜里睡觉时,一家4口人挤在一个大火炕上,这让他很不习惯,更要命的是,婶婶一沾炕,呼噜就打得山摇地动的,简直让人无法入睡。也不知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反正最后也就习惯了。
                   ⑥很快,他到邻村的中学上学了。小城里的教学质量好,他的成绩在全校自然是最好的。
                   ⑦接下来的暑假,婶婶扔给他一把镰刀,说:“别在家吃闲饭,玉米地里的草都吃苗了。”他第一次进入一人高的玉米地,整片玉米地就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人进去闷得喘不过气来。手脚麻利的婶婶很快割完了几垄,见他又笨又慢,返回来,手里忙活着帮他,嘴里却骂道:“真是你们老吴家人,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⑧暑假结束时,他已经像屯子里的孩子一样晒得黝黑了,细细的胳膊也变得粗壮了。他想:或许这辈子,就得在北兴屯里当个庄稼汉了吧。
                  ⑨婶婶要他去县里批发几箱冰棍儿背回村挨家挨户去卖,挣的钱在他兜里还没焐热,就被她要了去。看到她沾着唾沫数钱的样子,他在心里鄙视,从没见过这么低俗贪财的女人。在他眼里,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数钱。她说:“攒够了钱,我也盖它三间大瓦房,让屯子里的人都看着眼红。”叔叔在旁边嘿嘿地笑。她一脚踹过去,“要是你少喝几瓶马尿,我的房子早起来了。”
                  ⑩纵是日子难熬,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他一直迟迟不肯告诉婶婶,那样拿钱当命的女人,怎么肯再花钱送他上学?那天,婶婶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一把揪住正在剁猪食菜的他的耳朵,说:“小兔崽子,老黄家二小子考高中的成绩都发下来好几天了,你不会是啥也没考上吧?”他把书包里的通知书扔给她看,她的脸上立刻绽开了一朵花,出门站在院外穷显摆:“我家小海考上县一中了,比老黄家小子高出一百多分,啧啧!”
              ⑪高中开学前那天晚上,她给了他一卷子毛票,说:“省着点花,我可不像你爸妈,不开买卖!”他抬头,看着她硕大的一张脸,说:“你让我上高中?”她说:“我上辈子欠你们老吴家的,这辈子还账呢,你们这帮要账鬼都快把我吃了。”
              ⑫他的日子有了盼头,只要考上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他就可以永远离开北兴屯了。于是他拼命念书,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⑬后来,他上了大学,每个假期都借口留在学校打工,不回村。
              ⑭婶婶开始向他要钱,说是借别人的钱时时刻刻要想着还,不能言而无信。他说自己勤工俭学也挣不了多少,她说有点儿算点儿,先寄回来再说。零零碎碎寄回去不少,她却还总要。快毕业的时候,他做了一个项目,挣了一笔钱,在存钱的时候,他心思一动,拿出10000块,写了她的名字寄回去。他觉得,从此他们之间两清了,终于可以不再跟她有瓜葛了。
              ⑮可是他并没感觉到轻松,这世界上,从此再无亲人,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有种无依无靠的感觉。他想起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婶婶出去了几天,风尘仆仆地回来,从三角兜里掏出一沓钱,说:“这些也是婶儿跟别人家借的,只能算是借你的,将来挣钱了别忘了还给我啊,别跟你爹妈似的,欠人家那么多钱也不还……”看他憋红了脸,顿了一下,又说,“倒也不急着要你还,先念好书,你叔你婶儿身强力壮的时候还不缺你那点儿!”那一瞬间他的心曾软了一下,似乎还升起些依依不舍……
              ⑯北兴屯虽穷,婶婶虽土虽抠,但到底还是应该回去看看。
              ⑰他回到北兴屯,远远地望见那仿佛一脚就可以踹倒的茅草房, 心里居然暖暖的。进了院子转了一圈儿,家里没人,院子里扔着没剁完的猪食菜。出了院门儿,正碰上隔壁的邻居,一见他就急忙说:“你回来啦,快去医院吧,你婶儿快不行了!”他的脚一下子就僵了,那么有底气骂人的她,怎么会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⑱在医院的走廊里,他听见婶婶在骂大夫:“想糊弄我的钱,没门儿!我的钱那可都是有用的,我要盖三间大瓦房呢,背山的,清一色的红砖……”他站在她面前,说:“婶儿,咱的房明天就盖,我找人盖。”在病房外,他问她的女儿:“二丫,她啥病?”“胃癌。哥,你不知道她有多想你,你也不知道她有多疼你。我娘向你要的那些钱,她一分都没花,就是看病这么急,她都不让动。她说,这是给你攒的钱,她怕你也像大伯一样做买卖亏了本,娶不上媳妇儿……”
              ⑲他抬起头,以为这样泪就不会掉下来,可是,那些泪,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蓄积,终于肆无忌惮地落了下来。这一生,他注定有一个对不起的人!
              (有删改)(1)表面上看,婶婶是个粗人。仔细分析她的做法,却粗中有细,不乏远见和善意。请根据原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婶婶的做法 她的远见和善意
              培养他自立谋生的能力。
              资助他上学。
              让他建立借人钱要还的诚信意识。
              减轻他的心理负担,要他安心去念书。
              为他攒钱。
              (2)简要说说他为什么觉得自己这一生注定对不起他的婶婶?
              (3)结合文意,深入品味第⑰段画线句,用描写一下他当时丰富的心理活动。
              (4)本文所体现的美好感人的思想品质,与下面这则《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为人之道有何相通之处?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就此谈谈感想。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6.
              应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说……
              ②母亲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3)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4)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①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机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②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⑤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⑥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⑦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⑨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⑩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⑪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⑫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
              ⑬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⑮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⑯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⑰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⑱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⑲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回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⑳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贝尔蒂) ______ --护俘-- ______ -- ______ --赴死
              (2)作者主要用了对比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至少找出文中两处对比,并做简要分析。
              (3)小说中霍夫曼和贝尔蒂都提到了“风度”和“尊严”,他们二人所说的“风度”和“尊严”有何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4)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义?
              (5)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就以上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二十年后 (节选)            
               欧•亨利
                  ①站在门口的人擦了一根火柴点雪茄烟。这点亮光照出一张方下巴的苍白的脸,目光jiǒng jiǒng,靠近右眉梢有一块雪白的疤痕。他的领带别针是一大颗钻石,镶得古里古怪。
                  ②“二十年前的这一夜里,”那人说,“我在大乔•布雷迪餐馆同杰米•威尔斯吃饭,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和他都是纽约本地长大的,像一对兄弟。我十八岁,杰米二十。第二天上午我要动身到西部去挣家业,你没法从纽约把杰米拉走,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那天夜里我们约好,二十年后也就是今天这个时候,我们还在这里会面,不管我们的境况如何,也不管要走多远。 我们设想在二十年内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已成定局,也总该有了家产,不管前途如何。”
                  ③“听起来倒怪有趣。”警察说,“不过,就我看,这两次聚会相隔太久了。你离开以后没有接到过朋友的信吗?”
                  ④“嗯,对,有一阵子我们互相通信,”他说,“可是过了一两年,我们失掉了彼此的踪迹。你知道,西部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我在那一带一直忙来忙去,相当活跃。不过我知道杰米如果还活着,他一定会在这里同我会面。他绝不会忘记。我走了一千英里,今天来站在这门口,只要我的老搭档路面了,那就值得。”
                  ⑤这个等候着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怀表,表盖上镶着些小钻石。
                  ⑥“十点差三分。”他宣布,“那天我们在餐馆门口分手时是十点整。”
                  ⑦“你在西部干得不坏,是吗?”警察问。
                   ⑧“你猜得对!我希望杰米能抵得上我一半。他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真是一个好人。我得同一些极其精明的人竞争才能发财。一个人在纽约可以墨守成规,过过舒服的日子,在西部就像刀架在脖子上,惶惶不可终日。”
                   ⑨警察挥挥警棍,走开一两步。
                   ⑩“我要走了,希望你的朋友会来。他能准时来吗?”
              ⑪“我想不一定,”那人说,“我至少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杰米还活在世界上,到时候会来的。再见,警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目光jiǒng jiǒng ______
              (2)二十年前鲍勃告别纽约去西部挣家业,最后竟然成了通缉犯。请在本文中找到暗示这一人物身份的语句。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表现鲍勃以追求财富为人生目标。
              B、暗示杰米的命运与鲍勃形成反差。
              C、也隐含了鲍勃对前途未卜的忧虑。
              D、为后文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4)根据引文内容,鲍勃二十年的变化,除了他个人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请结合文章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一碗热汤
              赵向辉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
              “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
                     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 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000元!”
                     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第一次特别对待: ______ ;
              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
              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老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
              (4)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5)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 10.
              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 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1)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2)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
              (3)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角度)
              ②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
              (4)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