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戴宗问道:“在楼下作闹的是谁?”过卖道:“便是如常同戴院长走的那个唤做铁牛李大哥,在底下寻主人家借钱。”戴宗笑道:“又是这厮在下面无礼,我只道是甚么人。兄长少坐,我去叫了这厮上来。”戴宗便起身下楼去,不多时引了那个人上楼来。宋江看见了吃一惊。看那人生得如何?但见:……宋江见了那人,便问戴宗道:“院长,这大哥是谁?”戴宗道:“这个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本身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

              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因为打死了人,逃走出来,岁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为因酒性不好,多人惧他。能使两把板斧,及会拳棍。见今在此牢里勾当。”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

              (1)《水浒传》能够借助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深入细致地活画出同类性格的独特个性,选段是________(绰号)李逵出场的描写,是通过______出场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从选文可以看出李逵有着怎样的性格?

              (3)赏析李逵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哥哥,这黑汉子是谁?”的表达效果。

            • 2.

              尊重梦想

              厉慧吉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 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

              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二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要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缸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这么普通?”主持人问她。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主持人感到奇怪。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再次强调说。

              “作为这次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主持人问。

              “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燕红说。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主持人问。

              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她寻找。 

              电视台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而燕红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的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乡,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1) 从全文看,王老师对燕红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 理解“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 无可奈何地想”中加下划线词语“无可奈何”的含义。


              (3)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试分析燕红眼里充满了泪水的原因。


              (4) 文中画线句部分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 3.

              阅读《守桥》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  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上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的,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跺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拴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答话,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地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再给孩子们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 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

              (1) 阅读文章②一⑦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棵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2) 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 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愣”“紧紧”“ 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4)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 4.

              高贵的“伪证”

              李良旭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女。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⑪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⑫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⑬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严肃地说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⑭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选自《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1) 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最后一课

              都德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小弗朗士把韩麦尔先生称为“可怜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一]小木屋

              王伟锋

              男人是迷了路,误打误撞来到这座山间小木屋的。门只轻轻一推,便吱呀一声开了。身后是凝重而沉郁的灰扑扑的夜色,雪铺天盖地扑簌簌地落着。屋内炉火正旺,吊在炉子上的大茶壶嵫嵫地冒着热气。

              男人站在炉子前,轻手轻脚地扑打身上的雪,警惕地打量屋内的一切,探听着里里外外的各种动静。除了火势正旺的炉子,屋内还有一张小床,码着一团破旧的被褥,靠窗的墙上,杂七杂八地挂着兔皮、粮袋、熏肉和衣物。显然,这是猎人在山里捕猎的栖身之所。

              墙上还有一幅小相框。男人把相框取下来,凑近炉火看。相框里是一张全家福,黑白的相片,已经泛黄。前边坐着的,是位老妈妈,怀里揽一个小女孩儿,女孩儿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后面,是一对年轻夫妇,年轻女人的臂弯里,是一个几个月大小的娃娃。好像是照相师傅说了个什么笑话,把一家人逗乐了,然后咔嚓一声,笑容瞬间定了格。

              男人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他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年轻守寡,害怕自己受委屈,一直没有改嫁。长大成人后,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娶了媳妇,有了可爱的孩子。是个女孩儿,喜欢舞蹈、绘画、弹电子琴,获得过县里才艺比赛的金奖。女儿爱笑,一笑就俩小酒窝。

              男人嘴里喃喃着,看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挂回墙上。男人坐上床,喘息着,开始脱脚上沉重的靴子,里面温漉漉的,灌了雪,脚麻木了,这让男人觉得很不舒服。男人把靴子和靴垫围在炉子上烤,之后从大茶壶里倒了一碗水,水很烫,男人呼呼地吹几下,滋溜一声吸一口。

              一口热水下肚,男人顿觉全身热乎乎的,每个毛孔都舒张开了,好像只一瞬间便流遍了全身。男人舒服地呻唤了一声,这才觉出肚子饿了,东找西找,竟然翻出来几个红薯来,当下狼吞虎咽地吃了。又将粮袋子里的米胡乱抓几把出来,拽下一刀熏肉,在炉子上煮肉粥。糊弄住了肚子,男人开始有了精神,他眼睛发亮,困兽一样在屋里看来看去。

              目光触及墙上的相框,男人又把相框摘下来看。上面的每个人,好像很陌生又熟悉,遥远又近切。看着看着,男人忽然就流泪了,伏在被褥上,呜呜咽咽哭起来。哭声很压抑,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捂住了嘴。哭了许久,男人才停住,胡乱地在脸上抹一把,准备把相框挂回墙上去。

              突然,门哐当一声开了,男人吓一大跳,手里的相框跌落在地。冷风裹挟着雪片,没头没脑地闯进来,男人打了一个寒颤。出门四望,夜色依旧灰暗,雪片儿兀自扑簌簌地落着,离天明尚旱。

              虽是一场虚惊,但男人明白,此处不可久留,也许猎人很快就会回来,凶神恶煞般地提着猎枪,逮熊瞎子一样将自己堵在屋里。然而,外面冰天雪地,他又能往哪里去?男人烦躁起来,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嘴巴,狠劲儿抓着头发,恨不得把满头黑发全都揪下来。

              忽然,目光又碰触到地上破裂的相框,男人的心猛地疼了一下,竟像是自己的那颗心碎裂了一般。男人缓缓蹲下身子,双手捧起那张全家福。

              男人流着泪,在屋里翻找出锤子、钉子,一阵叮叮当当,笨拙地将相框重新修好,把那张全家福认认真真地镶嵌进去,然后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

              男人不知道,他做这些的时候,窗外正有双鹰年一样的眼睛盯着他。那是猎人的眼睛,黑洞洞的枪口随着男人身体的移动而不停地转动。只是,看到男人笨拙地将相框修好挂上墙,枪口悄然移开了。

              雪不紧不慢地下了整整一夜,肆虐的寒风逐渐减弱了势头。

              天亮了。晨光中,猎人独坐在小木屋里吃东西,小收音机在播报本地最新消息,一个藏匿了半个月的逃犯忽然自首落网。猎人微笑了一下,喉间发出愉快的吞咽声,这是第几个自首的逃犯,他记不清了。

              屋内,炉火正旺,炉子上的大茶壶嵫嵫地冒着热气。

              ——2015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

            • 7.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毕淑敏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惟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④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⑤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惟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⑥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一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⑦“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⑧“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⑨“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⑩“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不超过4个字)

              打铃解围—— (      )误喊姓氏——(          )

              (2) 品味语言。

              (1)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

              (2)第⑤段中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 本文构思巧妙,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好的小说结尾往往如此。“我”错误地称谓老师傅,在文中有多处暗示,请概括说明。
              (4) 从本文对看门老师傅的描绘中你能分析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老师傅的所作所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骈枝的苦恼   (余显斌)

              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有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

              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笑完道:“我们师生都在这儿傻乐着,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一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又笑了,咯咯咯的,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

              她指着那笔字,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他悄悄伸出手,拿着个指甲剪,准备修剪指甲。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走了后门儿,照顾你的。”

              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渐渐的,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踢球时,一脚踢在她的脚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不过,她又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洁净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运用夸张修辞,用“翻腾起十二级海啸”来形容他内心的难以平静,生动形象地突出她的假肢对他触动很大,促使他产生了巨大的感情波动。]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10期)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参照选文中对画横线语句的赏析角度,赏析画线的语句。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假肢”女孩的形象。

                                                                    

              (4) 烦恼,不是我们中学生的专利,古往今来,许多文人也曾对其发出慨叹。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有关“烦恼”的古诗句。 ​            

            • 9.

              尺   子      

              ①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②郑祺的父亲是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郑祺“抓周”时,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 “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稳稳地抓住了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③郑祺喜欢尺子。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个软尺,课间没事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班里男女生同桌,中间画一道线,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在课桌上画的线明显是偏的,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同学们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叉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④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王大头说:“你不是会量吗?我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⑤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一米一”。
              ⑥“一米二!”
              ⑦“一米一!”
              ⑧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
              ⑨“一米二!”
              ⑩“一米一!”
              ⑪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
              ⑫“一米二,你再给我量。”
              ⑬郑祺拿尺子量过:“一米,你刚才把枝条打折了。”
              ⑭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⑯郑祺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虽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仍没有变。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好几纸箱。
              ⑰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测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长度。
              ⑱郑祺毕业分配到了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经过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⑲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到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的,寓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朋友都说他抠门儿,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⑳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
               ㉑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目的。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郑祺认为至少有百分之二的误差,果真工作人员再次测量的结果是百分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大家都惊奇地咋舌。
              ㉒茶过三泡,王大头沉不住气了:“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我不会亏待你。”
              ㉓郑祺呷了一口茶:“老同学,你这两个小区,八百套住房就要昧下老百姓一千多万啊,这钱你就挣得安心?”
              ㉔王大头说:“老同学,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我也不为难你,误差总会有的。差一平方米,行了吧?给个面子。”
              ㉕郑祺摇摇头。
              ㉖王大头拿出一个纸袋放在郑祺眼前:“美金,五万,一平方米!”
              ㉗“二点七三平方米!”
              ㉘王大头的脸有些扭曲了:“老同学,别把事情做绝,处世小心为妙。”
              ㉙郑祺站起身,说:“老同学,我又不是没有挨过你的枝条,呵呵。谢谢你的茶,真是好茶啊。送你一把我收藏多年的木尺。告辞!”
              ㉚郑祺走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1) 小说的第②段详写郑祺“抓周”有何用意?

              (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郑祺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3) 赏析第⑮段的划线句。


              (4) 小说中为什么两次提到王大头?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5) 小说以“尺子”为题,有何好处?

            • 10.

              嘱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个,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而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邂逅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象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       

              “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象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象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 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2) 划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4) 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②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 

              (5) 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