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道  行
                  ①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②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③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④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⑤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⑥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⑦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
              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⑧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⑨于先生也是
              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瞽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喷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争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1)皮挑儿是一个怎样的人?
              (2)小说为什么用大量文字写于先生?
              (3)你认为于先生“就这样一个能人”,为什么“愣是一生不收徒”?
              (4)大家原来叫他“皮挑儿”,为什么后来改称“皮先生”?
              (5)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
              (6)第⑦⑨段“嘿嘿”一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7)你认为皮挑儿需经过哪些努力才能学得皮影绝技?
            • 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 3. 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1)~(5)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⑪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⑫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4)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 4.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我们”“她”
              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
              第4小节
              第5小节
              (2)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3)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4)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5)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放  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⑫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塾?
              (3)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 6.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
                                            薛峰
                ①母亲今年50岁,而我21岁.在这漫长而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我曾为母亲流过三次泪.
                ②第一次
                ③那年我8岁.中秋节时,我哭闹着非要吃月饼不可.整整哭了一下午,眼睛都肿了,母亲让大哥去村里的小卖部里买,但已经卖完了.可是,我的哭声一直不停.最后,母亲决定给我做红薯饼.天黑时分,心里烦乱的她扛着钉耙匆匆下地去刨红薯.结果在地里,她刨着了脚.
                ④许多年后,我还记得母亲被人背回来时的情景. 她咬着牙,皱着眉,额头聚拢一层汗水,颤抖的脚面上满是黑色的血,模糊而厚重,看不清哪里是伤口.
                ⑤“还哭什么啊你?”父亲冲我吼道.
                ⑥于是,我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的样子.我想,那时我的眼里一定充满了恐惧,还有疼惜.
                ⑦可到最后,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涌了出来.
                ⑧这最后的泪水肯定是为母亲而流.而这泪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格外的清晰.那贫困的生活,烙在生命里的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心灵的懊悔.这种懊悔的伤疤不能愈合,那是一个洞,永远也填充不满.
                ⑨第二次
                ⑩我14岁,在镇上念初中.
              ⑪那年校园里流行穿牛仔服,尤其是牛仔褂,深蓝色的,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合适,很精致很帅气的,风度翩翩,富有朝气.于是我就要母亲给我买.
              ⑫几天后,她果然把衣服送到学校来了,但令人不满的是她买的是牛仔裤,而不是褂子.
              ⑬她说:“那褂子并不好看,不合身,不如这裤子好,耐穿,洗着也方便.”
              ⑭可满心气愤的我哪里听进去她的话,我把裤子甩在她怀里,大声叫着:“你买的你穿好了,反正我不要!”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惊愕的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⑮后来星期天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挑水.黄昏里,她的白发随干裂的风浮动,仿佛是一层雾,寂寞而苍凉.她上身的衣服被风掀得很高,而下身,穿得就是那条牛仔裤-由于母亲个子矮,裤腿卷了一大截,双膝已经磨破了,褶皱了,掉了色,看上去十分笨拙,走起路来也十分艰难.
              ⑯一刹那,我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⑰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穿上那条裤子的,在穿上它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又怎样去面对众人.我不敢想,因为我一旦想起,心田就被泪水淹没.
              ⑱第三次
              ⑳寒假回家,母亲正在病重中,让她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可她坚决不肯,一直推脱着说没什么大碍,不用治的.就这样,直到寒假结束.临开学的前一天,在我和哥哥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让父亲陪着去临村的医生那里买了一包顺气丸回来.母亲说,没什么事,吃下药就好了,不用挂念.
              ㉑第二天,我们就离家上学去了.
              ㉒再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了.偶尔一次,父亲告诉我,你们走后,你妈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她心疼的厉害,想怕是治不好了.她怕你们担心,便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不要钱的.
              ㉓那一刻,我呆在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转回身,默默地进入房间.然后,我趴在床上痛哭起来,为母亲,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平凡而苦难的家而哭.
              ㉔母亲啊,你是岩石,石中的火;你是云层,云中的电;你是沧海,海中的盐;你是我今生飞翔的唯一方式和力量呵!
              ㉕母亲,让我流泪的亲人.
              (1)选文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章写了“我”为母亲流泪的三件事,请任选一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中的“我”为母亲流了三次泪,这泪中包含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7. 妈妈的树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比香椿树高大了许多,妈妈却说白杨树是比香椿树晚一年栽的.刚栽下的时候,香椿树比白杨树高了好多,可是只一年的时间,白杨树就长过了香椿树.妈妈很喜欢白杨树.她常说白杨树是上天赐给大地的树,它总是高昂着头,连着它的每一条枝干、每一片树叶一个劲儿向上长,想回到天堂里去,所以它比其它树都要长得高,长得快.妈妈希望我和弟弟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我也很喜欢白杨树.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再上树就要打断你的腿…”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妈妈把柿子树栽在了猪圈边.柿子树的树冠长得像一把巨大的伞,大半个猪圈都让它给盖住了.盛夏的时候,猪就躲在树荫底下乘凉.柿子树那股独特的淡淡的清香,从春天开花一直延绵到秋果累累,完全遮盖住了猪圈的气味,让一个农家院子自始至终都萦绕着淡淡的香气.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                                      .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1)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2)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
              (3)请在第⑥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
              (4)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
            • 8.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改动)
              (1)请将选文题目正确、工整的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2)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4)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
              (5)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
              (7)读完选文,你内心必定有所触动,那么请选择一件你的童年趣事,把它写下来.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一声吆喝
                                                   召 唤
              “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
                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背篓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
              “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
              “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
              “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
                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一直像浮萍一样“飘”的我,竟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
                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
              “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
              “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
              “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
                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
              “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
                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
                雾,散了.一瓣桔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
                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
                                                                          (选自《美文》,2006年4月)
              (1)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
              (2)第3自然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用得好?
              (3)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腊梅各具有什么特征?
              (4)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
              (6)文章结尾一段写道:“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 10. 趴  下
                  ①美国大西洋赌城的一个周末,一位老太太玩老虎机赢了一桶25美分的硬币.他决定先把这桶硬币放到酒店房间里,然后再下来和丈夫一起吃晚餐.
                  ②老太太捧着那桶硬币走到电梯前.她正要跨进电梯,却发现里面早已有人--两个黑人!
                  ③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高大得有些吓人.老太太惊呆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黑人要打劫我.但转而又想:不要心存偏见,这两个黑人看起来都颇有绅士风度.可她思想中的种族观念根深蒂固,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让她不知道是否该走进电梯.
                  ④太太呆呆地站在那里,犹豫不定地望着那两个黑人,既紧张又害怕,内心还有一种羞耻感.她想:但愿他们不要看懂我的心思.可她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她犹豫迟疑的样子如此明显,任何人都能看穿她的想法.
                  ⑤老太太的脸开始变红.她知道自己不能老是站在那儿不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终于迈腿踏进了电梯.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1秒钟,2秒钟,3秒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她内心的恐惧也在一点一点地堆积.
                  ⑥电梯依然原地不动.“上帝呀!”老太太心想,“我已被他们困在了电梯里,他们是不是就要动手了?”她心跳加速,所有毛孔开始冒冷汗.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黑人说:“Hit the floor!”(趴到地上).本能告诉她:千万不要反抗,照他们说的去做.老太太慌慌张张地放开小桶,双手按地趴下.那桶硬币“哗啦啦”地掉在地上,到处乱滚.
                  ⑦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电梯里一片静寂.几秒钟后,老太太听到一个黑人非常礼貌地说:“夫人,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你住哪一层,我们很高兴帮你按一下按钮.”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那两个高大的黑人.他们伸出手,将她搀扶起来.老太太有些不解,惊魂未定,两条腿也不听使唤.这时,那位黑人解释说:“当我和朋友说‘Hit the floor’时,我是要朋友按我们要去的楼层按钮,而不是让您趴到地上,夫人!”(英语中“Hit the floor”有两个含义:趴到地上;按电梯的楼层按钮.)
                  ⑧两位黑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笑出来.老太太感到无地自容.她想:我的老天,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⑨三个人一起动手,将滚落一地的硬币一一捡起,放回老太太的小桶里.电梯到了老太太所在的楼层后,两个黑人坚持要把她送到房间门口,礼貌地道晚安,转身离去.就在老太太走进房间的时候,她听到两个人在楼道里大声笑了起来.
                  ⑩第二天一早,一束鲜花送到了老太太的房间--12朵娇艳的玫瑰,每一朵玫瑰花上都挂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随鲜花送来的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两位黑人的名字.”
                                                         (选自《读书文摘》2011年2月总第210期,有删改)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⑧段“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中的“错误”指什么?她为何会犯错?
              (3)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