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1).今年入秋以来,持续多天的雾霾天气屡次袭击包括扬州在内的全国大部地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我市某校高二同学开展“远离雾霾,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理性分析
              材料一:在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甚至成为人们的集体焦虑。在去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74个实施新标准监测的城市,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4.1%.基于这一严峻形势,我国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将抓紧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和要求,推动环境治理工作有效进行,力争改善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
              交流感悟
              材料二:雾霾天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扬州在治理中既要借鉴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的做法,还需通盘考虑,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
              (2)上述结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 2.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国企改革任务艰巨,中国人民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观照全局;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檫壶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过程。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热,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收视选择。有些节目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
              201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倾向;要贴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和人民 群众的奋斗创造;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坚持以我为主、开拓创新;要树立文化自信,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 的依赖心理,坚决纠正一窝蜂式的盲目引进。
              通知还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 例,避免过度明星化;要切实加强管理和调控,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对于优秀的真人秀 节目大力扶持,对于缺少价值和意义的真人秀节目加以抑制,对于内容低俗有害的真人秀节 目坚决查处糾正直至取缔。
              (1)结合材料,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分析应如何促进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观点的知识,阐述真人秀节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理由。
              (3)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真人秀节目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5. 某校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其中。
              信息一  低碳经济是国家战略。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
              (1)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
              信息二  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夏季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
              信息三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今天,你‘低碳’了吗?”成为流行语。不少城市悄然兴起“低碳族”:在生活上注意节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号召“大家记录自己的‘减碳日记’,有意识地影响周围人”,从而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3)请你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实现节能减排?
            • 6.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2016年10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请依据材料,运用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红军长征历程对今天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有何启示?
            • 7. 材料一: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2014年教育部启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作为两大试点地区,率先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借鉴两地试点经验,2016年,北京、山东、江苏、陕西等省市高考改革方案纷纷出台。随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将继续深化。
              材料二: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必须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要求必须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要求做好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等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简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行试点的原因。
              (2)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简要分析“注重系统综合改革”这一原则。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 “互联网十”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走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深度结合的升级版,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
              材料二    德国提出的“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主导而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二是“智能生产”。该计划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互联网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作用。
              (2)请你从唯物论角度就中小企业怎样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9. 目前,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市场细胞和民间潜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成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新引擎。
              材料一  文化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某地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文化科技人才集聚等试点性六大工程。重点支持数字、网络、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仿真、新型显示、新型广电传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二  2015年,“创客”(创新创业者)第一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创客”本意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热衷于个性化的创造,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新名词背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却已经浸润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推动“双创”(创业、创新),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李克强总理还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创客”、“双创”、“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等词语会成为流行语的原因?
              材料三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3)结合材料三,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个人的“草根”创业梦想?
            • 10. 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教务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过118亿元,净资产90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运用辩证法知识,为文化发展中处理好古今、中西之间的关系提两条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