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一调整蕴涵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④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当前,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江苏省政府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风险评估机制,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都要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是否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等。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以及行政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领导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江苏省政府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政治学依据。
              (2)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 3. 2010年7月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要求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政府和人民相信,继续坚持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有同学认为,“只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请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 4.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分)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分)
              ⑵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请运用社会历史观有关知识,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6分)
            • 5. 材料一: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材料二: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昆山市将大力弘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坚持“富民、亲商、高效、廉洁”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改善民生质量,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使昆山成为社会和谐的首善区、中国和谐幸福名城。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江苏省委为什么要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2)材料二中昆山市的做法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哪些智慧?
            •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选择题(36分)
            • 7.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更冷;而在热带长大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
              ①事物间的联系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8. “HOLD住、乔布斯、高铁、地沟油、校车、郭美美、伤不起、PM2.5、谣盐、占领华尔街”是2011互联网中最敏感的心事。大到楼市“限”购、“限”价、汽车“限”号、“限”行、小到电视“限”播、“限”娱、“限”广。这些词语在2011年的流行表明 (         )
              ①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3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9.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
              ①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变化的态度       ②表明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  
              ③是由不同时代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④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人们认知需要的新的语言元素表达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10. 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在审议通过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之所以进行改革,是因为(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