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扶贫开发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 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10月28日,中国再次高票当选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这是中国人权外交的亮点,更向世界彰显了我国坚持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和世界人权事业的伟大成就。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的减贫行动对推动人权外交的重要意义。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请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明确,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 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材料一 从国家体量上看,G20成员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7%,总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经济方面的部分数据(参考世界银行2014年数据)如表一:

              材料二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杭州举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贸易投资增长下滑,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定为今年峰会主题的原因。

            • 3.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办。C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论坛,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合作平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

              材料一: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贸易投资增长下滑,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

              材料二: G20杭州峰会首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并发起支持非洲和救不发达国家工业倡议,着力解决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就是为了实现利益共赢联动,打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增长的新格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定为今年峰会主题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国际社会知识,阐明C20杭州峰会召开的意义。

            • 4.

              下列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②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③中国大力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④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闭关锁国政策
              C.“ 863 ”计划
              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
            • 6. 12、中俄双方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年至2016年)》,一致认为亚太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安全和合作架构。这一共识(    )

              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近年来,中国外交亮点频频。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中国近年来外交活动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B.和平发展 战略同盟 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的大国
              D.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 8.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核能发展也始终伴随着核安全的风险和挑战。

              材料  以“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为主题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于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全面阐述了中国政策主张。即:强化政治投入,把握标本兼治方向;强化国家责任,构筑严密持久防线;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协调并进势头;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主席关于核安全体系及中国政策主张论述的认识。(10分)

            • 9.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迎来了新的契机,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外交场合亲自推销中国高铁,中国高铁“走出去”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开启了“高铁外交”的进程,作为外交政策.中国把东南亚,中亚国家等邻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作为高铁推销的对象,构建以中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合同总额为260亿美元,受中国高铁不断取得成功的带动,目前全球都涌动着一股高铁热.世界各国纷纷拟订了高铁发展规划,全世界正在进入“高铁时 代”。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高铁外交”战略的依据。

            • 10.

              2016年10月14日,联合国环境署启动了为期十年(2016-2025)的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该计划将在中国的支持下,助力南半球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与此同时,改善人民生计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这表明

                 ①联合国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②在国际事务中,我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③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④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