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全面推进“营改增”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此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逐步扩大。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剩下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四个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将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投资的部分可抵扣。“营改增”全面推开后,预计2016年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李克强总理指出:“营改增”这个税制改革是当前的让利,更是在培育未来的新动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推开“营改增”是在培育未来新动能的理解。
              材料二  营业税曾经是地方政府的支柱税种,而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成。“营改增”全面推进,将对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明显。同时,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实现全面“营改增”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应怎样顺利推进全面“营改增”。
            • 2.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查。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形成过程:起草准备,形成讨论稿阶段→征求意见,修改完善阶段→提交大会,正式审议阶段→大会会议批准阶段。由此反映出(  )
              ①公民民主决策的参与过程                       ②领导机关执政的发展过程
              ③行政机关职能的行使过程                       ④社会民主集中制的实行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 5. 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158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这表明(  )
              ①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 2016年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7个决议草案。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充实61处,“打破地方保护”、“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等写入报告。材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对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负责
              ③政治协商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④人大和政协对政府权力构成了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 经过了此前的三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法》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的慈善活动,但对个人公开募捐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这表明,全国人大(  )
              ①行使决定权,发挥法律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②巩固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中的基础地位
              ③行使立法权,表达、平衡和调整社会利益
              ④集中民智、凝聚共识,坚持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③
            • 8. 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举债规模必须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表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B.国务院是我国各级人大的执行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我国人大与政府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9.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政府工作,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
              ①我国的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④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0. 2015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的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褶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意味着(  )
              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本行政区内拥有一定的立法自治权
              ②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我图的立法机关,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④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提高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