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第十一次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开幕辞《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出5点主张:一,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二,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五,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公认的0.6“危险线”。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等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1)如何解读“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的经济意义?



              (2)为促进世界包容性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 2.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改革,缘由是

              ①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符合②社会主要矛盾短时期内难以解决

              ③国家经济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④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高品质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2015年,H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 500多项削减到1 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该政府正以新作为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回答H市政府的一系列新作为所体现的道理。

            • 4.

               材料: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这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 5.

              据《经济日报》报道,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0至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拉徘徊,大体在60%左右,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从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来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1)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说明消费率偏低的不良影响。

              (2)国家应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 6.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贏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扶贫脱贫是硬任务,脱贫任务重的地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材料二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推进,提高扶贫实效。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就近生活;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雇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施扶贫搬迁,到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打贏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并说明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4分)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H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目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制度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该政府正以新作为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二:城市“翻新”的过程中,政府努力做好拆迁户的安置工作,通过实施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货币化安置,努力保证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在拆迁腾出的土地上,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布局优化,创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新格局。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H市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所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政府财政在城市“翻新”中有哪些作用。

            • 8.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 020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引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

              材料三 

              适应经济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了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一大批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不仅重视打击国内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还加大力度保护海外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和国家的相关经济权益。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能成为制造业新引擎的依据。(14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12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11日至l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材料一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不断聚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要逐步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稳定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生产,调减玉米,加大优质食用大豆、杂粮等农产品供给,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技术渗透,如高科技农业、工厂化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加快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2016年,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

              材料二 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深入农村,在土地使用、粮食价格、农民收入、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研,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的两会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从提高土地产出率、国家粮食收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提出议案,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措施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人大代表的行为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 10.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老李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因为对我国的产品质量不满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海淘甚至直接赴海外购买食品、化妆品、家用电器,甚至药品。但有时候从海外买回来的东西就是由我国出口过去的,原来许多商品内外标准不统一,部分内销标准比出口标准相对偏低。而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受困于融资困难、成本上升等因素,利润空间缩小。许多企业宁愿将资金投向理财产品或金融属性较强的房地产等行业,而不愿扩大再生产。

              材料二 2016年底,杭州举行了一场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讨论。在会上有人认为:电商的迅速发展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它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却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比如,电商靠低价竞争,许多人在网上卖假药,这样就把实体经济搞乱了。因此,要发展实体经济,就必须限制电商的发展。

              (1)如果你是该人大代表,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将如何为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发挥自身作用。



              (2)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谈谈你对“要发展实体经济,就必须限制电商的发展” 这一观点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