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据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 2.

              某单位招聘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这一行为侵犯了劳动者(   )

              A.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C.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3.

              2014年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这种状况,从劳动者的角度应该(   )

              ①树立正确就业观,适应市场需求        ②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自主创业

              ③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统筹安排        ④大力发展生产,提供更多岗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小李同两个朋友分别以资金60万元、土地(20万元)、设备(10万元)合作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这家服装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
              B.个人独资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伙企业
            • 5.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号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部分高端餐饮企业营业额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大众化餐饮发展势头强劲。这表明

              ①靠奢侈浪费形成的畸形消费是不可持续的

              ②紧缩消费符合我同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

              ③餐饮企业应主动转型,调整经营策略

              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利于扩大内需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6.

              2013年10月16日上午八点2014国考报名正式启动,截止到下午5点,仅仅9个小时,已经有13124人通过审核,对比5年内的数据发现,这一数据创了自2010年至今的新高。国考依然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这对劳动者就业的启示是

              ①改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权

              ③增强竞争意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④改善就业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7.

              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40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的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九三学社中央在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名为《关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提案》(全国政协1号提案)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科技投入体制机制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步显现。如,一方面,“有形之手”常常越过“无形之手”去指定产业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结果事与愿违;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的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有形之手”的力量尤显不足,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不到R&D支出的5%,远低于创新型国家15%以上的比例。

              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仅为27.6%。我国高校、非高校研发机构、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合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3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5位,较2012年的34名下滑一名。

              全国政协1号提案指出:增强科技创新活力,要推进技术市场建设,明确产权关系,促进产权交易;尽快推广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要加快构建跨部门的、共建共享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实现国家科技项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要对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的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应由政府直接投入,而具体实施可交由第三方负责。要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逐步形成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使用、晋升和利益分配机制;实施一些特殊的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政策。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中如何建设有限政府。(12分) 

               

            • 8.

              下图是不同贸易模式流程图。如图所示,从传统模式向B模式转变,由此带来的影响的传递路径是

                  传统模式:工厂→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B模式:工厂→批发商→消费者

                  A模式:工厂→消费者

              ①经营成本降低    ②购买能力提高   ③消费水平提高  

              ④商品价格下降   ⑤流通环节减少

              A.④→②→③→①→⑤
              B.①→⑤→④→③→②
              C.⑤→①→④→②→③
              D.⑤→④→②→①→③
            • 9.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4分)

              材料二: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伟大的航天精神,离不开航天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2)据此有人认为:“发展航天事业,提升航天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请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评析这一观点。(10分)

               

            • 10.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等级

              人口密度

              代表城市

              平均经济密度

              1

              大于0.1

              上海、北京、广州等

              1.18875

              2

              0.05—0.1

              济南、西安等

              0.36

              3

              小于0.05

              拉萨、呼和浩特等

              0.10454

               

               

               

               

               

              注: 人口密度单位(万人/平方千米)   经济密度单位(亿/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概述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特征,分析其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9分)

              (2)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上海致力于“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即在2020年前将完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