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这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 2.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4年,天津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市政府所采取的推进创新发展措施的依据。

            • 3.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材料一

                  截止2015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长寿企业普遍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热衷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这种特质被称之为“工匠精神”。而据我国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内资企业相对“短命”,近半数的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快”的即时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和产品的品质灵魂,从而造成我国企业“死亡率高发”。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201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推出《大国工匠》八集系列节目,讲述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不同岗位的平凡劳动者,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引发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央视还连续播出《东北抗日联军》等多部剧目,推出《寻找最美教师》、《寻找最美医生》等系列“最美”活动;开发《发现·诚信》、《中国好人》等栏目,凸显社会主流价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并探讨我国企业该如何发扬工匠精神?(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新闻媒体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作用的必要性。(8分)

              材料三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的必要性。(8分)

            • 4.

              材料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仅有企业,还有广大劳动者。应届大学生毕业,原本的就业情况就不容乐观,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就等于是雪上加霜。一方面,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00万,这些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削减了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这“两重压力”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现实而又棘手的。

              材料二:当前我国“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并存,“两难”问题困扰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

            • 5.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发展分享经济。

                 材料一 所谓分享经济,即众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以分享各自所拥有的闲置资源的方式,来帮助其他有需求的人完成消费的模式。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万亿元,分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超过5亿。业内预计,未来5年我国分享经济增长年均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占我国GDP的10%以上。

                资源的闲置与分配不均是分享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充分调动分散的闲置资源、集中解决现有市场难以消化的巨大需求,成为一块值得挖掘的大金矿。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是分享经济得以发展的现实因素。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供给与需求统一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各类服务更加便宜、便捷。

              材料二被誉为“打车神器”的“滴滴出行”便是涉足分享经济的成功代表。2012年10-12月,市场运行的短短三个月期间,结合市场反馈不断加强科技研发,版本1.1升级到1.3,增加了出租车到达的即时信息推送,开通了预约功能和加价功能;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Logo,发布全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促进品牌升级;2016年7月28日国家关于网约车合法的新政出台,体现国家对分享经济的肯定和政策支持,8月1日滴滴便宣布与优 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三年时间从默默无名到日订单超过1000万,再到收购海外同行,滴滴的行业龙头地位隐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企业的相关知识,说明滴滴的成功带给企业的启示有哪些?

                 (3)分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当前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对此,请简要提出两条应对措施。

            • 6.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李克强指出,国家科学技术奖展示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列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年度突破”榜首,我国多名许学家在国际科技大奖中折桂,因对青蒿素研究成果有重大贡献,曾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发明奖、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等多个奖项的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材料二  李克强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要使我国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就如何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 7.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

              依据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 8. 分)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国务院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大学生开办网店。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创新。

              材料二: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 ”,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多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化。

              材料三: 中关村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这里有联想、京东、小米、百度、清华控股等一批领军企业;有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有“勇于不断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风气,无数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中关村的旗帜下,在这个号称中国硅谷的地方,通过改革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启示。(8分)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材料一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大数据则依托互联网和云计算,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等特征。皖北某地政府鼓励当地企业,利用“大数据+智能终端”模式,注重对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市场供求信息组织生产;结合“大数据+智能管理”模式,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撤销低效、无效部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利用“大数据+智能制造”模式,提质增效,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尽显了有效的尝试。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及其相关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新形势下要加快大数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政府要逐步开放数据,用“大数据”说话,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要重视数据积累,从关乎纳税人利益的财税领域,到日常生活中天气的变化情况,政府主动公布相关数据,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水准;在政府转型过程中,利用“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公开数据,让老百姓去查、去质疑,这会形成一个监督的力量,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共享难、核心关键技术缺失、数据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数据发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

              (1)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大数据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力作用。

              (2)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和公民应如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0.

              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是不同的。

              外来务工人员:“出来赚钱,工资高,不会被拖欠,最好能够不断涨一涨,哈哈”。

              家庭主妇:“每天都能买到放心菜,吃上放心肉,不要太贵”。

              企业家:“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利润逐年增长,积极回报社会”。

              请你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意选择一种,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