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分两次先后要求下调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社保“五险”费率由41%降低到39.25%,总降幅为1.75%.据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减负670亿元左右。当前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预期效果是(  )
              ①通过机制创新,建立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职工收入差距缩小,分配更加公平
              ③发挥财政作用,加大定向调控力度             ④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 慈善法是我国慈善制度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慈善法的出台,是我国慈善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的标志,将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慈善事业,引导民众爱心转化成社会行动,引领倡导创新发展理念
              ②慈善事业,有利于先富带后富,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③《慈善法》有利于规范慈善行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④国家主席可以单独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公布慈善法体现的是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3. 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C.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 4.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决定体现了(  )
              ①劳动报酬比重的不断提高           
              ②初次分配能提高效率
              ③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6. 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A.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B.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入预期
              D.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106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的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这需要加紧编织一张全覆盖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这一做法的影响路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抵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商品价格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啊→增加社会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社会生产
            • 8. 农历马年,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好戏连连。一份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初,国务院分批出台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方案,调整央企高管过高的薪酬分配方案,推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材料二: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1)请从矛盾的角度,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及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3)有观点认为: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问题。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决定将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和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城乡居保和城镇职工社保衔接办法。同时,推动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结合材料,谈谈国务院将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保覆盖范围的经济生活依据;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我省这一做法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行政权面广权大,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现实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多与行政权“任性”有关。“有权不可任性”,可谓找到了病灶,抓住了病根。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有权不可任性”的必要性。
            • 10. 以下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及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变化图。读图并用经济常识回答:

              (1)简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据此推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2012年底中国老龄人口已达1.94亿,2022年将达2.46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请简要说明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