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2015 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政策”的原则,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完成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年 11月 29日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当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阐述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经济学意义。(6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6分)

                                 ▲▲▲                     

              (3)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设性报告。(6分)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                     

            • 2. 37、材料一  2015 年10 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政策”的原则,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完成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年 11月 29日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1)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根据材料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8分)

              (2)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设性报告。(10分)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国家推动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有专家指出,党中央公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全面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二孩者仍属违法,地方政府可按规定进行处罚。运用“党、人大、政府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专家的观点。
            • 4.

              材料一:安徽省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情况。

                     

              项 目

              年 份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010年

              6141.9

              9771.1

              2969.1

              2011年

              7345.7

              11473.6

              3556.3

              2012年

              8874.2

              12990.4

              4202.5

              2013年

              10052.9

              14085.7

              4504.3

              2014年前三季度

              8820.8

              11785.7

              4547


              材料二:据统计调查,安徽省2014年1—1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其中11月份全省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全面上扬。水果、食糖、肉类、食用油、粮食价格涨幅居前,分别较上月上涨10.3%、7.1%、4.9%、4.5%、2.8%;禽、蛋价格月环比涨幅分别为1.8%和2.7%;蔬菜价格较10月份上涨0.6%;水产价格月环比上涨0.8%。


              ⑴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 5.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贏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扶贫脱贫是硬任务,脱贫任务重的地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材料二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推进,提高扶贫实效。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就近生活;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雇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施扶贫搬迁,到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打贏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并说明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4分)

            • 6.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的生产率。下列属于这一改革措施的有

              ①企业重视科研,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②增发政府债券,提高财政赤字率

              ③加速农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④提升消费预期,培养新的消费热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 材料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广东是国内第一经济大省,也是第一富省。但广东老百姓还不能称为“富民”,近几年广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增长率也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分享广东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得到实惠。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H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目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制度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该政府正以新作为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二:城市“翻新”的过程中,政府努力做好拆迁户的安置工作,通过实施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货币化安置,努力保证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在拆迁腾出的土地上,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布局优化,创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新格局。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H市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所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政府财政在城市“翻新”中有哪些作用。

            • 9.

              材料一 收入分配改革已酝酿多年,最低工资标准虽然不断提高,但公众感觉“干得多挣得少”,收入“跑”不过房价、物价,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还在呈现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再加上一些垄断行业的特殊地位加大了收入差距,公众真切期望财富分配要体现社会公平公正,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切好”,把社会财富更多地分到百姓手里、分到有贡献的劳动者手里,真正体现“多劳多得”。

              材料二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 000万人以上;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1)结合材料一,请根据“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简要分析怎样才能“把蛋糕切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应该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取得实质成效,其中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从2010年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扶贫标准提至2300元,比2009年提高近一倍。城乡收入差距近几个虽有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支持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坏境更宜居。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