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12的曲线启示我们

              A.国家只有提高税率,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B.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C.分配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
              D.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 2. 2011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假设王某2011年10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为9000元,不考虑附加减除费用,王某2011年10月应交个人所得税
              A.545元                  
              B.1245元                 
              C.1095元            
              D.455元
            • 3. 今年中秋前后人们议论纷纷的“月饼税”,其实只是一种民间说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中的工薪所得。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从我国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③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④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4. 2011年9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调整前后的税率表如下。)据此回答24-25题。

              24.王某月工资收入为6000元,调整后比调整前每月
              A.多交350元税款   
              B.少交205税款  
              C.少交145元税款   
              D.少交330元税款 2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普遍提高,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①将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②可以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③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的主要措施   ④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5.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定上调个税起征点。上调个税起征点
              ① 能减轻工薪阶层的税负 ② 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 ③ 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今年中秋前后人们议论纷纷的“月饼税”,其实只是一种民间说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中的工薪所得。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从我国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③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④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7. 2011年4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我国将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缩小收入差距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③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④增加税收种类、扩充税收渠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据介绍,草案拟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并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结构,将现行9级超额累进税率减少为7级,并对级距作相应调整。如果草案获得通过,各收入群体因个税调整而发生的税负变化如图:
              从上图可看出
               
              ①月收入低于19000元的全部受惠,而且收入越低降税幅度越大
              ②月收入19000元的群体此次税负不增不减
              ③月收入8000元~15000元的群体的总体税负是减轻的
              ④税额增加最多的是月收入8万元的群体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9.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注: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26.假定小张某月的工薪收入为6000元,结合表1,小张该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是(      )
              A.1200元       
              B.145元       
              C.250元       
              D.1095元
            • 10. 从今年9月1日起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