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商务部消息,中国游客2015年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对于中国游客而言,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是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哪怕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减缓,中国人从巴黎、伦敦和其他地方买回高档商品的兴头并没有减弱。材料启示我们(  )
              ①要适度扩大内需,抑制外需,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②宏观调控应该从“解决需求不足”全面转向“解决供给不足”
              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
              ④加强“供给结构性改革”适应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背景材料: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前期投资的新建煤矿矿井陆续投产,再加上优质低价的进口煤炭进入,中国煤炭的过剩压力加剧,煤炭价格下行明显。与之相对应的企业要么忙于以量保价,要么忙于让价保市场,煤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此之时,美丽中国的建设、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减少碳排放大势所趋,而中国政府推进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注:供给侧改革,就是国家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宏观政策措施来促进企业调整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下图描绘了2010年-2015年5月,我国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原煤年产量和同比年增长发展趋势(请都以画折线的形式表示),并从供给侧来进行归因,来支持你所作出的预测。
              (考生注意:在答题纸上用画折线来表示。应先用铅笔作草稿,确定后再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描绘。若不在答题卡上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描绘,则视作未答)
            • 3. 材料一: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 年以来波动下行,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致使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等。
              材料二:对政府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谓是改革开放近40 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职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说到底,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及相关知识说明面对供给侧改革,企业应如何经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适应供给侧改革。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6年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材料一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本省经济平稳增长,S省财政厅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进一步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为企业缓解压力;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扩大政府有效投资。重点支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市场导向,从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入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快运作新型产业投资基金,对列入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先进技术装备予以补贴。
              材料二  在供给侧改革中,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而人民群众不只是服务的对象,也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者。某市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搭建多种平台,引导公民多渠道参与政治生活,在实践中形成了“表达-监督-评价”的公民参与机制,即公民在事先表达需求,在执政中参与监督,在绩效中参与评估,这一机制通过政府和公民双向互动,实现了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需求。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S省财政厅是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如何实现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与需求侧相对应的就是“供给侧”。
              材料一  以前我国产品供应丰富,但老百姓消费动力不足,所以要刺激需求;现在大家口袋里有钱了,消费动力上来了,国内供给,尤其是优质产品供给不足,要求必须加强供给侧改革。根据现实的经济现状,我们国家把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房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供给侧改革最为关键的4个“歼灭战”。
              材料二  加强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强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与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侧改革”改革及采取的措施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有关知识,说明在供给侧改革中要求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原因。
            • 6. 材料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创新,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依靠科技和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材料二:某省政府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并制定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要注重自我改革,一靠放权,二靠到位,做到真正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广集信息,采取灵活的思路和方式;精准发力,把注意力放在民生和社会保障上;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抓好抓实,加大责任意识,防止不作为、乱作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省政府是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 7.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材料一:2009-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炼钢行业主要盈利指标统计图

              注:2013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达28.75%,企业亏损额达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2013年全国共建成投产高炉49座,设计总产能6920万吨。为了治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问题,工业和信息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我国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
              (2)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原因。
            • 8. 材料一:去产能是当前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等具体方面。首先要从“减法”入手,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实行市场出清。按照“淘汰一批、重组整合一批、置换退出一批、产能核减一批、搁置延缓一批”的原则,压减存量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其次还要在“加法”上做文章: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落实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等。
              材料二:去产能是一项很复杂、很艰巨的工作,除了做好“加减法”,还要做好“减法”的配套工作: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效益。“僵尸企业”涉及人员多,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理的原则,完善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尽可能地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还要完善预案、一企一策,做好分流下岗职工安置工作,坚决防范社会风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点,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做好“加减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点,政府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减法”的配套工作。
            • 9.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6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措施中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
              ①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生产要素更加合理地配置
              ②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保证商品及时畅通地流通
              ③国家财政安排必要的资金,保证人员安置支出
              ④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党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材料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思路来实现,强调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内需)和净出口增长(外需)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三驾马车已显疲态;各地建设项目投资增长取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投资收益下滑;产品同质化、低质化、低利润化,海淘族兴起,国内需求被挤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有专家指出,与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弥补片面强调需求侧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还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更深远的撬动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人大应协力将其化为实实在在在经济行动。
              (1)概括材料一中图标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联系材料二,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能弥补片面强调需求侧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
              (2)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和人大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