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多语种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

                 《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共有综合、党建、政治、经济、外交五个专题。其中“政治篇”“党建篇”收录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等词条。“经济篇”收录了“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制造2025”等词条。

                 《中国关键词》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每个词语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述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吸引了海外媒体与读者的关注,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

              (1)当前,我正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应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2)根据材料中的“党建篇”“政治篇”词条,评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很多装备和产能质优价廉,综合配套能力强,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相关国家加快发展、扩大就业,而且可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中国装备走得出、产能合作能共赢,必须清理取消束缚对外投资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收费,依照商业原则,创新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出海”模式,突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做好国内产能与国外市场的对接,更好契合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企业怎样抓住国际产能合作加速发展?

              (3)立足对外开放大局,防止一哄而起、恶性竞争,防范各种风险,就能确保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共赢。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办。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论坛,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合作平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倡导的全球电子贸易平台(eWTP)建设写入杭州G20峰会公报。


              材料一  2013-201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规模与增速表

              年份

              进出口贸易

              跨境电子商务贸易

              规模(人民币/万亿)

              增速

              规模(人民币/万亿)

              增速

              2013年

              8

              7.6%

              3.1

              34.8%

              2014年

              26.43

              2.3%

              4.2

              35.5%

              2015年

              24.58

              -7.0%

              5.4

              28.6%

              注: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83.2%,进口占比达到16.8%。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人均购买力不断增强。同时,网络普及率提升,物流水平进步,网络支付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多项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相关的政策。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一直由发达国家主导并获利巨大。但是,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全球贸易年均增速从1990到2008年间的7%降到2009至2015年间的3%;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11.9%;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73.3%下降到2015年的52.3%。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利,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反对全球化”的思潮。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贸易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材料一 峰会提出,二十国集团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共建共享、同舟共济,打造合作平台,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应如何调整自身发展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材料二 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围绕“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就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方式发展以及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谈谈峰会达成的共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5.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并购的领域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既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

              (1)依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材料三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2)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 6.

              随着亚投行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构想的落实,亚洲打造“命运共同体”已找到更为清晰的实现路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4年世行和亚开行向亚太地区提供的贷款分别是168.47亿美元和85.42美元。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投行,将向亚太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1)概括材料一中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亚投行的建立,旨在合作共赢,共谋发展。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自身经济潜力的重要手段,改善基础设施将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将扩大对投资品的需求,带动其经济提速;对本地区整体而言,互联互通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对中国而言,“走出去”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扩大对外投资成为国家下一阶段的战略布局,而且中国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已是首屈一指,中国相关产业期望通过这一平台更快地走向国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说明亚投行的建立将如何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材料三: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愿景与行动。

            • 7.

              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新总统,英国公投脱离欧盟,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大多数国家广泛认同。阅读材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一直由发达国家主导并获利巨大。但是,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全球贸易年均增速从1990到2008年间的7%降到2009至2015年问的3%;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11.9%: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73.3%下降到2015年的52.3%。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利。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反对全球化”的思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建立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机制,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平衡发展,给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免除了大量债务,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国为最不发达国家解决贫困饥饿问题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还在“炭排放”和“世界气候”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国际义务。

              材料二: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抛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建隔离墙,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游说美国知名企业从中国及其它市场撤回本土,扬言向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经济全球化进程遭到很大扼制。

                 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必须处理好内外诸多问题。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着出口商品关税成本增加,“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国际贸易不平衡引发的“技术、绿色、蓝色”贸易壁垒:中国出口企业自身也存在出口商品低价竞销、自主知识产权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比重大、低附加值产品过多、经济效益不高等薄弱环节,我国政府必须引导我国企业采取措施进行突破,以大国风范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

              (1)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言论,有网友提出“中国应该积极扛起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也有网友表示坚决反对。你的意见如何?请你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发表见解。

              (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给贸易保护主义者指出逆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危害,并为我国企业提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提出可行性措施。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

              沿线国家和地区

              覆盖人口占全世界比例

              经济规模占全世界比例

              货物和服务出口占世界比例

              126个

              63%

              29%

              23.90%

              注: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7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今后还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材料二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

              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1)结合材料一,分析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的经济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应如何落实我国的外交政策。

            • 9.

              材料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合作共赢,在一定程度上说,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材料二 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核心价值是突破人类发展困境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

              (1)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材料一的合理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

            • 10.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习近平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诸多经典论述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共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开放之路】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我们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同时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积极促进科技同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2014年至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将极大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对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启示。











              材料二:【一带一路·和平之路】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本次高峰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倡议“一带一路”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三:【一带一路·文明之路】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我们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同时我们要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的交流,促进包容发展。我们也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