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网络交易的发展,网上交易纠纷激增,维权打官司遇到了天南海北跑法院的麻烦。2015年,浙江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电子商务网上法庭,通过网络连接法庭、原告核被告,这让足不出户解决网上纠纷成为可能。“网上恩怨上网了”(  )
              ①创新了司法审判的模式    ②可以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
              ③简化了司法审判的程序    ④有利于提高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近年来,我国司法领域由于司法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司法行政化问题突出,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直接影响了司法公信力。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  )
              A.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检查工作渠道
              C.确保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
              D.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 3. 2016年1月26日,上海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委员们认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付出了努力。这体现了(  )
              ①司法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用权力监督司法工作的开展
              ③以民主监督推动司法权行使
              ④法律监督机构接受政党监督。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利用“互联网”建设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创客等对接的工业创新平台。这一利好的提出将会改变传统工业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模式,一场“新工业革命好”。在未来的工业体系中,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的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生产与制造环节、营销与服务环节。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业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严重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材料二    推进“互联网+”须法治及时跟进,法治是“互联网+”行动的组成部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行动也不是法外行动,“互联网+”行动要依法而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国务院签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处处释放着强烈的法治信号,不仅在基本指导原则中明确“完善互联网整合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网络安全”,而且在推动措施中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的具体要求和责任部门,为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互联网+”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使用“互联网+”行动依法而行?
            • 5. 2016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全国人大作报告时强调,要通过信息化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规范司法行为,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全面覆盖、移动互联、透明便民、安全可靠的智能化信息系统。最高法院此举旨在(  )
              ①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
              ②促进阳光司法,加强依法行政
              ③规范司法执行,维护法律权威
              ④增强政府对司法活动监督的有效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2015年我国入民法院加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开通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方便群众通过新媒体了解法院工作。由此可见,人民法院(  )
              ①自觉地接受新媒体监督,以监督促公正           ②传递法治正能量,引导公民知法守法
              ③创新司法公开形式,积极推进阳光司法           ④健全民意沟通机制,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2014年10月,最高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严格规范公民网络行为。在互联网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司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司法机关应该(  )
              A.加强依法行政力度,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B.公正司法,维护公民信息安全
              C.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
              D.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8.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通过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司法公正(  )
              ①必须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②应实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③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审判        ④需保障公民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9. 2014年 9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实施。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
              A.行使最高国家审判权
              B.行使社会行政管理,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
              C.行使国家部分立法权
              D.从事法律监督,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
            • 10. 201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我国最大的基金“老鼠仓”案(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抗诉原因是,最高检认为本案终审裁定法律适用错误,导致量刑明显不当。最高检罕见地向最高法提出抗诉,使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②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关系
              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维护法律的权威
              ④人民法院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不受任何个人和单位的干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