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作出主旨发言,首提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全面阐述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中国主张,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晤,发表《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表明(  )
              A.国家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
              B.中国与美国在核领域没有利益的对立与冲突
              C.中国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睦邻友好与战略合作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与坚定力量
            • 2. “两带一路”战略(“两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开放战略、贸易战略、产业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两带一路”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国际经济大通道,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战略对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会带来开放格局的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两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又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各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两个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两个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4)“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
            • 3.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布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破 4 万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73%仍由外资企业生产,其余均为加工贸易方式出口。
              (1)概括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一带二路”战略将是推动我国经济走,出结构 调整阵痛的强大动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沿途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等新型业态发展;吸引国内外产业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构建辐射东、中、西的产业发展空 间布局;促进沿途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创业、就业,拉动内需;加强国家及区域经贸合作,开 拓出口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价值。
              材料三: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 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头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 补,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 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无疑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如何体现政治智慧的?
            • 4. 近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攀升,引起世界关注。其实,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美之间一场政治和经济博弈,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和美国政府都坚持和维护各自的主张,双方也保持了沟通和交流,中美人民币汇率的博弈过程说明(  )
              ①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战略盟友
              ②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④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阐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正确义利观表明(  )
              ①我国在开展外交活动时应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
              ②我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成员,应帮助各国解决内政问题
              ③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④在国际多极化格局下,各国国家利益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近年来,全球都在讨论钓鱼岛问题,影响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国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重新抬头及美国所谓“重返亚洲”所造成的东亚乱局,我国沉着冷静,内外并举,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对外:我国一方面坚定地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外交,2013年10月15日中越在河内发表《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另一方面,派出渔政船、海监船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并于2013年11月23日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含钓鱼岛空域,宣布对识别区实行有效的管控。对内:不为外部势力所动摇,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先后顺利召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着坚定的步伐。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来自海峡两岸、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北京、台湾等地召开的研讨会。研讨会上展示的大量珍贵史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日本为一己之私,置东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利益于不顾,企图利用没有中俄参与的非法的《旧金山和约》淡化《开罗宣言》.《旧金山和约》系美日等国于1951年片面签订,中国政府当时就宣布《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对中国没有任何约束力,所以中国的主张按照整个国际法的规定和逻辑来说,是完全能够站得住脚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驳斥日本钓鱼岛主张的荒谬性。
            • 7. 材料一  2014年以来,中国铁路“走出去”捷报频传,李克强总理在中国铁路总公司考察时指出,高铁等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对提升我国对外合作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意义重大,反过来会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在“走出去”过程中,政府要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手续,积极推动高铁大项目国际合作。为此,铁道部成立了不少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市场。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政府应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二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中国高铁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体系,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铸就“高铁自信”、中国创造”品牌。此外,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每公里造价约为国际上高铁建设成本的1/3.在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铁路企业和设备逐渐登上世界的舞台,初步枯算国内企业2014年获得的海外仃单超过千亿元,无论数量、金额还是等级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谈及中国高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人认为:只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企业就能真正全面“走出去”。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 8. 大道行恩,取则行远。2014年,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为中国外交搭建新架构,中国以更主动的姿态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秉持“亲、诚、惠、容”四字周边外交新理念,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跨区域的新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缅中印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习近平主席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正确性。
              材料二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版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应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 9. 材料一:20l4年3 月 27 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时指出,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材料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 l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认识。
              (2)材料二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 10. 201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指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这表明(  )
              ①我国与周边国家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②我国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③周边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