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漫画《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A.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的因素

              B.我国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C.在经济全球化中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D.外来文化是腐朽、落后的文化我们不能盲目借鉴和吸收

            • 2.

              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16分)
            • 3.

              材料一: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正是通过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团结一致,集中精力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举全民族之力全民建设小康社会。

              材料二:2009年9月是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月”,在此期间,各地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精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8分)

              (2)请你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月”设计两条宣传用语。(2分)

            • 4.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文化生产力,不断将其文化精神产品向其他地区传播,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威胁。这表明,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挑战的客观要求

              C.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D.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 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展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当前,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

            • 7.

              2008年9月1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在全国启动,本次活动号召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因为   

              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B.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D.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 8.

              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辨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B.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C.把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  

              D.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 9.

              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C.必须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抵制西化图谋

            • 10.

              材料: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随后,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工作,推动灾区建设。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B.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C.为中华民族强机固本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