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为国际社会深入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正用自己的行动与智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路”——探索一个可资借鉴的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向生态文明转型。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谈谈我们应如何建立绿色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转型。

            • 2.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这一理念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环境伦理知识,谈谈“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是如何体现了环境伦理意识的?

            • 3. 6月23日江苏盐城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龙卷风,造成98人遇难,800多人受伤,有人说: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只要发点火,,就是大灾难,所以要保护环境。

              但是人类环保护保意识还是不强,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450亿双一次性木筷,大约耗木材166万立方米,砍伐约2 500万棵大树。世界约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约有2 0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对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运用环境伦理知识,说明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应怎样增强环保意识?(8分)

            • 4.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对企业商誉和个人名誉造成损害,对社会道德乃至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公民应该遵循怎样的伦理原则?(12分)

            • 5. 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等,都是现代生命科学的新贡献,生命科技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安康。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每十对夫妇中就有一对有生育问题,而试管婴儿技术通过人工授精、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满足许多不孕夫妇的生育愿望。自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呱呱坠地,全球已有400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通过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下一代。因此,有人认为“生命科技能够使生物的遗传生长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是全人类的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生命科技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生命科技能够使生物的遗传生长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是全人类的福祉”说法的认识。(8分)

            • 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著名大学根据科学技术整体化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以前本科毕业设计“一人一题,一个导师”的个体培养模式,实行团队合作培养模式。按照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样机制作等工作,集体完成一篇项目总结报告并进行论文答辩。

                     结合材料和科技伦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

            • 7.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3月23日,微软公司在推特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名为Tay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属于机器学习项目,设计它的目的就是让它与人类进行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它把人类的好坏言论都学了,不到一天,推特(Twitter)上的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被人类彻底“教坏”,成了一个飙起脏话的种族主义者,逼得微软不得不让Tay暂时“下岗”。有网友表示,Tay被人类这么迅速地“教坏”,说明人工智能潜力无限。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结合材料和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说明我们应如何利用科技成果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

            • 8.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某著名大学根据科学技术整体化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以前本科毕业设计“一人一题,一个导师”的个体培养模式,实行团队合作培养模式。按照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样机制作等工作,集体完成一篇项目总结报告并进行论文答辩。

               结合材料和科技伦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

            • 9. (8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肉搜索”引擎是在一个网络社区里面提出一个问题,由人工参与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广聚五湖四海的网友力量,每个遇到困难的人提出问题,而有这方面知识或者线索的人对其解答、分析,可以说是一种问答式搜索。

                “人肉搜索”的出现,将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人肉搜索”虽然便捷,但大家对参与其中的方式和其可能引发的后果众说纷纭。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肉搜索”的认识。

            • 10.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加强政策引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撑、法律监督之外,还应当重视环境道德建设,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为什么实现上述减排目标需要重视环境道德建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