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和“惟手熟尔”中“尔”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3) 下列句子中与“蒙辞以军中多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康肃笑遣之。

              A.鲁肃过寻阳(等到)         
              B.公亦以此 自矜(自夸)

              C.有卖油翁 担而立(放下)     
              D.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人)
            • 2.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对下列句中加 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钱覆其口

              (3) 下列句子中,与“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 对宣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公亦以此 自矜(自夸)
              B.鲁肃过寻阳(经过)      睨之(斜着眼看)
              C.当涉猎(只,只是)          以钱 其口(盖)
              D.即更 刮目相待(拭目)          尔 敢轻吾射(怎么)
            • 3.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 4.

              阅读课内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5.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②,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③也?叶阳子④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⑤无恙耶?彻其环瑱⑥,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释】①发:启封。②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钟离:复姓。③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④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叶阳为复姓。⑤北宫:复姓。婴儿子,是其名。⑥环瑱(tiàn):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⑦於陵子仲:於(wū乌)陵,地名,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

            • 6.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7.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8.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

              (2)“河阳”应理解为黄河的北岸。( )

              (3)“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

              (4)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


              (2) 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3) 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的精神谈一谈。
              (4) 有人认为愚公的确很愚,智叟的确很智,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 9.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面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马陵 状  胜:盛大
              B.朝 夕阴   晖:日光
              C.则有去 怀乡     国:国家
              D.波澜不     惊:惊讶
            • 10.

              下列各句中,与“不汲汲于富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马之千里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