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有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

              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解释加下划线词语

              (1)石底以出(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以其境过(     )

              (4)乃记之而(     )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1)二石兽沉焉   并: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____________

              (3)一寺临河干   河干:______  (4)沙为坎穴   啮: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3)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请说出他们各自的结论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 4.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1)又何焉(   )   (2)望其旗(   )

              (3)惟荀罃之逼阳(   )(4)先外援(  )

            • 5.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怒/而诸侯俱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C.居/天下之广居       D.子/未学礼乎

              (2)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①诚:(      )   ②冠:(      )   ③命(     )  ④淫(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 6.

              景公饮酒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②章赐死:即把弦章赐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受臣子控制。④爱:吝惜,舍不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君之废酒也(     )          

              (2)章遇桀、纣者()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喜欢景公吗?联系上下文谈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甲文:《出师表》选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文:《隆中对》选段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1)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庶竭驽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先主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往,乃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 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
              (4)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写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
            • 9.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日:“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释】①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②厚币:厚礼。③委国为臣妾: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④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⑤平:讲和。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而后     :__________    

              (2)人则无法家士   拂:__________

              (3)夫差 立为王  既:__________

              (4)吴王将之      :_________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乙】文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乙】文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

            • 10.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阡陌 交通______          
              如外人______
              ③其丈夫 担粪灌园______     
               ④自 不如远甚也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