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始童儿时,从师学,有相工历观诸生,指僧珍谓博士曰:“此有奇声,封侯相也。”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皆敬之。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①,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②,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③到其宅,不以为耻。

              注:①叨越:非分占有。②廨(xiè):官署。③卤薄:侍从,仪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字。

              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  事:___________  ②僧珍至   既:___________ 

              ③乡人劝徙廨以益其宅  咸:___________  ④小屋路   临:___________

              (2) 翻译句子。

              (1)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皆敬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督邮,官廨也。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 略无 处   ___________      

              (2)多趣味  ______________             

              (3) 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___      

              (4)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 

            • 3.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______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掌事:当权管事

              B.自以为大有所      益:收获,好处

              C.鲁肃过寻阳         及:及时

              D.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 4.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所以动心忍性, 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 ,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

              (3)困于心,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命运,就必须做到什么?

            • 5.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③,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④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⑤有不至。(节选自《新序》)

              注释:①稷:人名。②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傲爵禄者:看轻功名利禄的人。④庸:怎么、岂。 ⑤ 靡:没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尔来二十一年矣( )

              (3)一日三至而得见( ) (4)亦其士( )

              (2) 翻译下面语句。

              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3) 用原文语句填空。

              (1)正如【乙】齐桓公所认为的那样:有才能的人往往清高而“傲爵禄”,文段(一)中诸葛亮在表明心志时说自己:“                       ”

              (2)【乙】文中画线句“桓公犹下布衣之士”中的“下”字的意思可以用【甲】文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说。

              (4) 结合文意,概括【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

            • 6.

              【隆中对】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而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因人曰 屏______ 

              (2)欲大义于天下 信_____

              (3)此天所以资将军  殆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7.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士既事者兼月: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2)时时而进( ) (3)公狐白之裘( )

            • 8.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①  亭亭净,          (             )

              ②  徐以酌油沥之 。   (             )

              ③  谈笑有鸿儒         (             )

              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⑤  尔辈不能究物理,    (             )

            • 9.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①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____

               ②问女何所思    ________________

               ③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

               ④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______

               ⑤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元镇读书》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

              (2)鲁肃过寻阳:

              (3)取而疾

              (4)长安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

              (3) 用“┃”线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4) 吕蒙和元稹学有所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