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图乙的蛋白质1,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
              (2)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 性.
              (3)图乙中,葡萄期和乳酸旳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 ______ ,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 ______ 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______
            • 2.

              图乙细胞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mol/L蔗糖和0.5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               ,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          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⑧处充满了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4)0.3 mol/L蔗糖溶液浸泡的细胞,质壁分离达到最大值时,此时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       从细胞出来的水分子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     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        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6)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         。(填“增大”、“减小”、“不变”)

            • 3.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做实验假设:假如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②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③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1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计算并记录B/A值(%). 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如图2所示曲线.请你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______
              (3)讨论
              ①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 ______
              ②假如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设计实验?
              ______ (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请你设计实验并简要分析. ______
            • 4. 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 ______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B 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______
              (3)丙图中⑦的名称为 ______ ,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 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人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______ 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______ 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入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______ .过一段时间再将其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______
            • 5. 如图,分析回答:

              (1)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______ ,外因是 ______
              (2)图中的 ______ ______ ______ 构成了原生质层.
              (3)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时中液体的颜色变 ______ ,的体积变 ______
            • 6. 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______ 模型,如果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有关的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2)图乙形成的组织是否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为什么? ______
              (3)因为K+、NO3-能够通过 ______ (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KNO3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发生 ______ 现象.
              (4)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 ______
            • 7.

              在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中,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如下的拓展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到置于50%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呈上图所示状态,该细胞状态称为___________,原生质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该细胞恢复到原来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__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实验操作发现图示细胞不能复原,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______。

              (4)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_____________。

            • 8. 某学生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所用材料为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试剂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请回答:
              (1)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图B  处于 ______ 状态;
              “⑦”处溶液叫 ______
              “⑧”处溶液是 ______
              (2)图B细胞中的原生质层是标号 ______ ,依次由图A细胞中标号 ______ 变化而来.其原因是图A细胞外蔗糖溶液的浓度比“①”处溶液浓度 ______
            • 9.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两种不同的溶质分子或离子能否通过半透膜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善:
              ①选三套渗透装置,分别标上代号A、B、C.在三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②在装置A的漏斗内加入2ml蒸馏水,在装置B的漏斗内加入 ______ ,在装置C的漏斗内加入 ______ ,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③观察记录三个装置的漏斗内外液面高度.
              (2)实验结果:请预测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A装置:漏斗内液面高度 ______ (填“等于”“高于”“低于”)漏斗外液面高度;
              B装置: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高度;
              C装置:漏斗内液面高度 ______ (填“等于”“高于”“低于”)漏斗外液面高度;
              (3)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实验组是 ______
              ②分析C装置中最终达到渗透平衡时S1与S2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______
            • 10. 某学生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所用材料为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试剂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请回答:

               (1)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图B处于 ______ 状态,发生这种现象的外因是 ______ ;图B细胞中的原生质层是标号 ______ ,“⑦”处溶液叫 ______ ;“⑧”处溶液是 ______
              (2)该实验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______ ,如果把蔗糖溶液换做葡萄糖溶液,该实验现象会有何不同? ______ ,此过程 ______ (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