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他的同事在光照下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一定时间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最终探明了14CO2中的C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请回答: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 ______ ;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为 ______ ,叶绿素主要吸收 ______ 光。
              (2)卡尔文做实验时发现:通入14CO2仅30秒后杀死小球藻,提取到的放射性产物就多达几十种;缩短时间到7秒,放射性产物减少到了12种。若要确定CO2被固定生存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实验的思路是 ______ 。如果CO2首先与物质甲结合生成了该产物,则突然停止供应CO2,物质甲的含量应该 ______ 。对大多数绿色植物来说,物质甲最可能是 ______ 。
              (3)卡尔文得到以上研究结果应用了 ______ 研究方法。
            • 2.

              判断正误

              (1)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

              (2)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来自于水与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所用核心技术相同( )

              (3)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

              (4)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3.

              某同学模仿普利斯特利进行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密闭装置。假设绿色植物和小鼠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均为葡萄糖,且不考虑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回答以下问题:

              (1)丙装置中,绿色植物和小鼠细胞内产生ATP的相同场所有____。

              (2)若想证明绿色植物具有更新空气的作用,需要将装置____进行比较。某同学将乙、丙装置置于适宜温度下(假设两个装置中空气的量相同),结果观察到丙装置中的小鼠比乙装置中的小鼠死亡更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甲、丙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植物叶绿体中C3的生成速率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装置中的生成速率。

              (4)图丁表示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重要生化反应。图中a~d过程均发生在细胞器内的是____;a~d过程中消耗ATP的是____。

            • 4.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
              (1)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要能量的最终源头是 ______ .
              (2)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这说明水绵光合作用可以 ______ .
              (3)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采用14C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 ______ .
              (4)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获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______ 的过程;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因剧烈运动会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 ______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 ______ 中.
            • 5.

              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是白色的,中间是绿色的。不考虑光合合产物的转移,请以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为材料,设计一组实验,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6.

              Ⅰ.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千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于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0天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_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_ (填"C "、“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千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Ⅱ.上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结果显示,在40 ℃至60 ℃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1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⑧处应是___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图2表示30 ℃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

            • 7. 根据以下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①用生物组织提取液和蛋白质溶液检测该生物组织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②蝾螈受精卵的横溢实验(如图1)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细胞时,将其中一个细胞核挤入无核的一半
              ③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④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⑤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如图2)

              ⑥萨克斯的实验(如图3)

              ⑦恩格尔曼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缺氧的环境中,a.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速照射水绵;b.将装片暴露在光下.(见图4)
              (1)实验①的检测试剂是双缩脲试剂,该试剂分为A液和B液,使用方法是:向甲试管加入2ml待测液,向乙试管加入2ml蛋白质溶液,______(选填X1,X2,Y1,Y2操作,X1操作:先将A液与B液各1ml等量混合,再加入待测液中并摇匀;X2操作:先向待测液中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并摇匀;Y1操作:50-65℃浴热2min;Y2操作:不需加热).
              (2)分析实验②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③中,当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不断失水,由于______,致使两者逐渐离开,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4)分析比较实验④中2号与1号的结果可知,过氧化氢的分解需要______能.分析比较3号与1号、4号与1号的结果可知,Fe3+和过氧化氢酶都有______的作用,从而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由3号和4号结果对照可知,酶的这种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5)实验⑤不能采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原因是______.
              (6)在⑦的设计中有许多巧妙之处,比如利用好养性细菌来确定______等.该实验不但证实叶绿体照光能释放氧气,而且证实叶绿体是______.
              (7)这7个实验中哪个或哪些不存在对照?______(填题干中实验编号,若都存在对照,则填“都存在对照”)
            • 8. 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射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代谢过程的实验装置,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能补充CO2,保持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①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中,过程②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中,在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______.
              (2)图1中过程③还需要消耗______,过程④还需要利用______物质.
              (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刻度毛细管内水柱移动的距离表示______.
              (4)某同学要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在滴碘鉴定之前,绿叶要做脱色处理.你认为,脱色时要用什么试剂,依据是什么?______
              (5)若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则需对装置做二处改进:①______; ②______.
            • 9.
              如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______ .
              (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 ______ .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8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 ______ 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24CO2→ ______ .
            • 10.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填空
              (1)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是 ______ .
              (2)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了自交、测交等一系列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遗传定律.孟德尔用来解释分离现象的“假说”是 ______ .
              (3)细胞内 ______ 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有的细胞受到 ______  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
              ______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5)20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用 ______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6)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如开红花和开白花)的现象,就叫做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