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陕西校级模拟)在用水培法栽植的小麦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时,绘制出了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适宜时,CO2浓度超过B点后,光合强度不会继续增强;此时若增加    ,可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    ,才能进一步提高光合强度.
              (2)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零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并不一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3)本实验是将植物栽植在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烧杯中,且不断添加此种培养液.第一周
              长势正常,第二周开始出现了缺乏无机盐离子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从而影响了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可采用向培养液中    措施进行纠正;第三周时,植物开始出现萎蔫,其原因可能是植物的吸水量    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量,导致培养液浓度    ,从而影响了植物吸水,还可能造成根的部分细胞出现    现象,可采取向培养液中    措施进行纠正.
            • 2. (2016春•会宁县校级期中)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所代表的物质是    ,I阶段的化学反应式是    ,场所是    
              (2)图中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    阶段,化学反应式是    ,场所是    
              (3)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反应场所是    .乳酸菌无氧呼吸时的反应式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特殊植物有    
            • 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绿色植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咆呼吸的过程及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部分中,    表示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乙表示的是    过程.
              (2)图甲中I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    ,可以用于暗反应,Ⅱ表示的是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物质    
              (3)图乙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此阶段产生的ATP    (多/少).
              (4)分析图可知:能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联系起来的物质除(CH2O)外,还有光合作用产生的    可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    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 4. 血液在保存过程中,红细胞的代谢能力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测定任氏血中葡萄糖含量,并通过其变化情况来反应人成熟红细胞的代谢能力.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从人的血液中分离得到成熟红细胞,加入含有葡萄糖的任氏液,混合成为任氏血,测定任氏血中初始葡萄糖含量.
              步骤二:将任氏血灌入血袋,在适宜条件下保存.
              步骤三:5小时后,测定任氏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并处理相关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    
              (2)成熟红细胞通过    方式吸收葡萄糖.成熟红细胞主要通过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途径获得能量,原因是    
              (3)上述实验步骤中起对照作用的操作是    
              (4)若在步骤二血袋中加入适量的ATP,成熟红细胞吸收ATP后,葡萄糖消耗量    (下降/上升/不变)
            • 5.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的探究(假设玻璃罩内CO2的含量不会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将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植物的        生理过程,且应分别置于        条件下测得该坐标所示的相关数据.
              (2)将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玻璃罩内CO2含量的变化趋势为    
              (3)据实验数据分析,当温度为    ℃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此时细胞中消耗[H]的场所有    
              (4)据实验结果推测,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若光照和黑暗各12h,该作物昼夜温度(假设昼夜温度相同)应控制在    ℃范围内才能生长.
            • 6. (2016春•大庆校级月考)如图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图中色素的方法叫做    ,实验结果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其颜色为    
              (2)图中物质B的结构简式是    ,G代表的物质是    ,参与图示生理过程的A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产生的物质有    (从A~G中选).
            • 7. 按教材原文填空:
              (1)植物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2)对比试验中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其他变量叫    ,必须控制.
              (3)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     (颜色变化).
              (4)细胞的分化是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    和生理功能     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5)     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 8.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D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2)A点和B点实际(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分别为    g/h、     g/h.
              (3)29℃时,光照10小时其余黑暗,一昼夜小麦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葡萄糖量为     g.
              (4)增施氮肥能促进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最可能是    
              (5)小麦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B点光饱和点低,其主要原因是    .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暗反应的     减少.
            • 9. (2016•诏安县校级一模)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突然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3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b点之前,影响青蒿植株二氧化碳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组别
              温度(C)272829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4
              光照后比暗处理前增加(mg)+3+3+3+1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
              ①在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    
              ②假如叶片增加或减少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那么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    组叶片,其氧气的释放量为    mg.
            • 10. 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细胞的线粒体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并利用,需通过    层膜结构.
              (2)图中两处[H]所对应的物质    (填“相同”、“不相同”).细胞呼吸中消耗[H]的具体部位是    
              (3)①~⑩中,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内可以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
              (4)为了提高大田农作物的产量,常考虑合理密植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在供给H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    (写出两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