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4  12  18  26  32  32
                黑瓶溶氧量mg/L  4  4  4  4  4  4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4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24h.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24h.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    (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    ,其主要原因是    
            • 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图所示甲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过程①是在    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甲图①~⑤的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    (写标号).
              (3)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X物质含量发生的变化,可用乙图中的    曲线表示.
              (4)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    .写出有氧条件下植物细胞内进行“葡萄糖→CO2”过程的反应式
                  
              (5)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 3. 图甲表示某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吸收O2和O2释放量的状况,请据图回答:

              (1)图甲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其中A表示    ,B表示    
              (2)若光照突然加强,会使光合作用    反应产生的    增加,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    (增加、减少或不变).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乙中的a点时,该植物生理活动的特点是    
              (4)若图乙是CO2浓度为0.3%条件下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浓度下降到0.1%时,a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4. (2016•黄浦区一模)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1)在ab段,I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    (多选).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         D.线粒体内膜
              E.线粒体基质
              (2)该植株在点    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    移.
              (3)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    (填“高”或“低”).
              (4)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两组相比,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    Ⅰ组植株.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    
              (5)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6)如果净光合速率测量指标是二氧化碳吸收量,单位为克/小时,光照强度维持d点强度2小时,植物I积累的葡萄糖为    克.
            • 5.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①是在    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③、④、⑤表示    过程.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    (写代号).
              (4)①产生的ATP去向是    ,其作用是    ;③、④、⑤中产生的ATP作用是    
            • 6. 科研人员以某种小球藻(单细胞绿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甲和实验乙,请据图回答:
              实验甲:以相同培养液和同样密封环境,用图中的装置Ⅰ和Ⅱ分别培养小球藻,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阳光,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Ⅰ和Ⅱ发生的变化.
              (1)A锥形瓶中的浓糖水为酵母菌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是    ,酵母菌的代谢又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    ,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内产生该物质的场所是    
              (2)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比B试管    (填:快/慢),原因是    

              实验乙:用图乙中敞开试管E和F培养小球藻,E试管加入完全培养液,F试管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E试管中小球藻氧气的产生量,结果绘制如图乙所示坐标图曲线E.请据图回答:
              (3)P点的坐标值表示    
              (4)在乙图中画出F试管中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曲线
              (5)造成E、F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7. 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遮光瞬间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3含量变化是 .
              (2)在光照条件下,图形 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 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 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 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3)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 8. 早春开花的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不畏春寒.请回答:
              (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
              (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 , 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细胞.
              (3)在适宜温度和水供应的条件下将雪滴兰置于一密闭玻璃罩内进行实验,如图表示给予不同条件时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无显著变化),则限制E点之后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E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D点时(填“高”“低”或“相等”),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稳定的原因是 .
            • 9. 苎麻俗称“中国草”,苎麻纤维所制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1)苎麻的β﹣葡糖基转移酶能催化纤维素合成,该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 
              (2)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
              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 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②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  ℃.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源是 
              ③若温度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原因是 
              (3)为解决苎麻纤维颜色单一的问题,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对苎麻进行了改良,其基本流程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 酶,质粒的③端会和切出的目的基因的端  (填①或②)相连接
              ②苎麻茎尖细胞通过  (填生物技术名称)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力的证明了及时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性.
            • 10. 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某研学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物时间
              01020304050
              萌发的种子0816232934
              蚯蚓0481113.515.5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 ,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并说明理由 .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其热量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原理: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热越多,温度上升得越多.
              ②实验材料和器具: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消过毒的温
              度计和棉花,加热煮沸过的烧杯等用具,0.1%的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灯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分别 .
              第二步:取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若干,均分成三份,分别做三种处理:一份 
              放入A瓶中;一份用 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B瓶中;一份用清水浸泡后直接放入C瓶中.
              第三步:在三个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口塞紧,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第四步:将三个瓶放到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 .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 .
              结论: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