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菹(zū)草是一种沉水植物,是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为了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菹草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图中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真光合速率)。分析回答:

              (1)菹草叶肉细胞中含较多叶绿素,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

              (2)由图1可知,菹草生长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左右;在35℃时,菹草每小时呼吸作用耗氧量约为________mg·g1·L1

              (3)通过研究,科研人员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通过调节水量使菹草生长于水深2 m左右。结合图2分析,其依据是________。若将水深增加到3 m以上,菹草的呼吸速率将________。

              (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水体流动不畅,生长旺盛的菹草有时突然光合作用能力明显降低,甚至衰亡。结合图3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 2.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结合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甲图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时叶肉细胞中形成NADP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

              图乙中,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 3.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下面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实线代表温度对_______________(填“实际光合作用”或“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B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碳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__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仅考虑白天的影响)。

              (5)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大于0,小于1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曲线中   (填字母)点最有利于蔬菜水果或种子的保存,原因是                 

              (2)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3)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C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该呼吸类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写出该呼吸类型的总反应式:                                      

              (4)A点时该呼吸类型发生的场所是:           ;此时甜菜块根的发酵方式是           

            • 5.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是              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6.

              茶梅是喜温湿环境的一中观赏木本花卉。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遮光条件对茶梅的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的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对照组是       

              (2)50%遮荫条件与25%遮荫条件相比,茶梅光合作用明显较弱,这是因为光照强度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导致产生的       较少。

              (3)13点时,净光合速率最低的是       ,原因是       

              (4)右图结果表明,适当遮荫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其意义是       。已知在遮荫后的弱光中,蓝紫光含量比较丰富,请推测,遮荫条件下,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将       

              (5)获得左图结果的实验最好在遮荫处理后的第       周进行。

            • 7. 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是叶绿体.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14CO2后的60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 (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 (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⑥的去向有 .
              (4)图2中0~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 ;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S1、S2、S3表示)
              (5)若图2为植物25℃时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
              (6)图2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
            • 8. 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有光条件下,b进入细胞后,在 中发生反应;①过程产生的[H]的作用是 .
              (2)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图中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
              (4)白天若突然中断b的供应,过程②中的物质 会随之增加.
              (5)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反应式  .
            • 9.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实验中需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据图可知纳米银在_    _ 条件下的毒性更强。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__ __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__ ________ ______,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__ ______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__ 表示A组实验数据。

              ④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__ 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