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______ ,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 ______ (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主要成分为 ______ ______
              (3)图乙中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______ ______
            • 2. 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______ 分子;B代表 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______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______ ,它们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 ______ ,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 ______
              (5)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 ______ 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 ______ 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3. 如图甲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丙是某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______ ,若要证明甲为活细胞,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法: ______
              (2)乙图中②上的 ______ 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K+从乙细胞排出时,不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⑥提供的能量,这表明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___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 ______ ;图丙中D所示的细胞和体细胞在染色体的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 ______
            • 4. 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结构表示质膜的 ______ 模型,许多细胞膜内部还存在着具有“刚性”的 ______
              (2)图1中表示矿质离子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可用图2中 ______ (填字母)表示,此过程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的 ______ (场所).若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______
              (3)某哺乳动物的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有其他膜结构.如图3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范围内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______

              (4)若图示2为肺泡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填字母),O2的运输方式是用 ______ (填字母)表示,字母a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______
            • 5. (1)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叫做 ______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 ______ 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 ______
              (3)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______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 6. 如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1)心肌细胞吸收 O2、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 ______ (填序号). 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与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结构是 ______ ,其依据是 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霉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7. 甲图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乙图是甲的局部放大.丙图是甲细胞中膜结构的模式图.

              (1)甲乙两图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______
              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人口腔上皮细胞
              (2)乙图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 ______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   (用图中编号表示).
              (3)若丙图表示乙图③结构上的膜,则R和S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______
              (4)若把甲图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发生 ______ ,图中⑤处液体浓度将 ______
              (5)若将甲图细胞离体培养,从外植体到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有 ______
            • 8. 如图甲、乙分别为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 ______ ,其最大转运速率与 ______ 有关.
              (2)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 ______ ,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离子通过类似图 ______ 的方式进入细胞;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小体后,突触前膜通过 ______ 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4)仿照图甲,在图丙中画出图乙所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坐标图.
              ______
            • 9. 某科研小组对a、b两种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2)请据图描述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物质b转运速率的关系: ______
              当被转运分子的浓度相等且小于A时,物质a的转运速率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质b的转运速率.
              (3)主动运输与物质b的运输方式相比,其特点是 ______
              (4)科研小组又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对照组:加人适量的物质b,树定物质b的转运速率;②实验组:加入等量的物质b和一定量的与物质b结构相似的物质c,发现物质b的转运速率比对照组低,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10.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通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2)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