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将图甲人工膜放入水中其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
              B.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
              C.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D.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2.

              比较生物膜和无蛋白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 3.

              大气中的一个氧气分子进入人体并最终与血红蛋白结合,完成这一过程,该分子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为单层细胞。)

              A.5层               
              B.6层             
              C.8层            
              D.10层
            • 4.
              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膜两侧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D.组成膜的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5.

              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C.化学组成成分完全相同 
              D.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 6. 某种遗传性周期性共济失调是由于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①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通过①过程得到的产物长度一致,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比正常多肽链短。由此推断,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________的突变而形成的。观察分子机理图示可知,该遗传性周期性共济失调的致病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

              (3)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形成。

              (4)在研究遗传性周期性共济失调发病分子机理的过程中,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mRNA为模板进行细胞外蛋白质合成实验。若以ACACACACACAC……为mRNA,则合成苏氨酸、组氨酸的多聚体;若以CAACAACAACAA……为mRNA,则合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或苏氨酸三种多聚体。据此推测苏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5)假设该致病基因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一条链上四种含氮碱基A:T:G:C的比例是1:2:3:4,整个基因中的四种含氮碱基A:T:G:C的比例是________。

            • 7.

              如图表示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⑦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图中途径②和⑧分别表示蛋白质转运的非分泌途径和分泌途径.据图分析,决定其不同途径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若③④⑤为不同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发挥作用,则体现出细胞器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4)若上述分泌蛋白质为人体激素,则其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是⑦→⑧→_____,之后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细胞膜完成__________功能的分子基础.

            • 8.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有关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够伸出伪足 ③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 ④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1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大多数人所接受的________________模型。

            • 10.

              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高等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图1处理。请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___________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____,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S1~S4、P1~P4

              (3)若图2为该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3中a~g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2中的细胞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b.如果图2细胞是该植物的根毛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时,图3中________(填字母)结构肯定不能被观察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