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锥形瓶内装入一定量液体培养基,接入N0个乳酸菌之后密封,放在25℃温箱中连续培养若干小时,其间每30分钟测定一次菌数,测得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N表示总菌数,N0表示初始菌数,t表示增殖世代数,乳酸菌数量增长的数学表达式为N=N0*2t(假设生长条件理想稳定,细胞进行二分裂)。当在理想条件下乳酸菌每30分钟繁殖一代,按上式计算,当N0=1000时,连续培养5小时,总菌数可达_________________个;

              (2)在实际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与理想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不同,如果5小时前的总菌数等于活菌数,请在上面的图中将5小时后的活菌数的变化曲线画出来;造成菌群密度变化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基中不断产生的乳酸来自乳酸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在25℃的条件下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还包括_________,

              (2)植物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所利用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

              (3)水稻叶肉细胞内,a过程中H2O→O2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

              (4)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5)请填写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所用试剂和颜色反应比较表:

              被检测的物质

              试剂

              现象(颜色)

              CO2

              澄清的石灰水

              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①________

              酒精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②________

            • 3.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一个装置,做法是将NaHCO3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

                 若用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当氧浓度为____________(图乙中字母)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倍。

            • 4.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生物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解读:

              (1)甲、乙两图中只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及两种呼吸作用共存的对应点或段分别是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两图中哪一点(或段)适合水果、蔬菜贮藏?请说出判断依据。

              (3)下列生物中其呼吸状况能用甲、乙两图表示的是____。

              A.酵母菌B.绿色植物(非绿色器官)C.乳酸菌D.人

            • 5.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反应的场所是___。

            • 6.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

              (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__(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___。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____________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图1、图2是有关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______________。

               (2)图1中④、⑤、⑥中代表大量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

               (4)图2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CO2释放和O2吸收量的变化,在外界氧浓度为1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

               (5)图2中当外界氧的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氧气的吸收量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倍。

            • 8.

              图1是将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密封的、有适量水的广口瓶内,在25 ℃条件下,瓶内CO2和O2含量变化示意图。图2是不同遮光处理对红掌(半阴生高等植物)净光合速率及其他指标的影响结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红掌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光,用于光合作用。

              (2)图1中,在O~t1期间,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呈__________色。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引起的,该过程释放大量的CO2是在_________________(具体部位)中产生的。

              (3)图2中,当遮光比例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大,其中_________含量增加更多,以适应弱光环境。当遮光比例达到90%时,就植物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同化的CO2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线粒体释放的CO2量。

              (4)根据遮光比例与红掌的植株干重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a~d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

              (1)①~⑤过程中,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_________;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____________。(说明:在[ ]中填写字母)

              (3)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____;称为细胞的能量“通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它通过与__________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

              (4)植物缺氧时可利用无氧呼吸补充能量,以葡萄糖为例写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某同学利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

              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三角瓶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入15mL、35℃的温水中化开后,倒入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___________;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产生酒精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在酵母细胞的       __________中完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