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难以完成实验目标的是(  )
              A.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B.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 2. 关于同一个二倍体植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原料均为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B.两者前期的同源染色体均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不发生联会
              C.两者中期着丝点均整齐的排在细胞板上
              D.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均加倍且与核DNA数相同
            • 3. 如表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洋葱根尖依次经解离、染色、漂洗、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清晰可见
              B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滤液呈深绿色
              C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D用一定体积的培养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A.A
              B.B
              C.C
              D.D
            • 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低温处理
              C.将质壁分离复原后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D.根据是否产生CO2 可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5. 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下培养,每2d更换一次清水.
              步骤2  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h测量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1.
              步骤3  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
              (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    
              (2)步骤3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    
              (3)植物细胞壁的胞间层由果胶组成,使相邻细胞粘连.洋葱细胞的胞间层比大蒜、红葱厚,若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本实验,解离时要        等,否则观察时会发现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及取材时间是    
            • 6. 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
              ②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
              ③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
              ④用改良苯酚染色茎尖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
              ⑤镜检、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作用是    
              步骤③中漂洗3次的目的是    
              (2)步骤⑤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4)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结合图1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    
              (5)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    左右.
            • 7.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 和 M 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的一半
            • 8.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与分化的问题.
              图1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亚显微结构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图象,图3表示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    ]    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⑦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如    等通过该结构.(举一例即可)
              (2)细胞色素C是生物进化上的一个生物化学证据,该物质主要存在于图1的[    ]    中.科学家利用含3H标记尿苷(3H-UdR)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胞,并在其中加入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和测量到    .(多选)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U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中有纺锤丝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3)图2中所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中DNA复制一次,中心体复制    次,而此细胞属于图3中的    段.
              (4)用32P标记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5)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形成红细胞、血小板、碱性粒细胞、单核粒细胞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多选)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
              B.血小板、粒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物完全不同
              C.从分化潜能上分,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 9. 在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均会发生的是(  )
              A.DNA的复制和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着丝点的分裂
              D.基因重组
            • 10.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