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者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条件

              培养液中氮源(无放射性)

              14NH4Cl

              15NH4Cl

              15NH4Cl

              14NH4Cl

              培养液中碳源(无放射性)

              12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2C-葡萄糖

              添加的放射性标记物

              35S-氨基酸

              14C-尿嘧啶

              操作

              检测

              核糖体放射性检测

              有放射性

              有放射性

              用温和的方法破碎细菌,然后使用密度梯度离心

              离心后核糖体位置

              轻带

              重带

              -

              A

                  (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前者是以大肠杆菌的___________分子为模板合成的;由第1组和第2组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其含________________。

                  (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细胞其他部位出现放射性,由此推断,第3组结果中核糖体放射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若用T4噬菌体侵染第2组的大肠杆菌,然后放在第4组的实验条件下继续培养,请推测:

                  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则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位置应更多地集中在_______________(填“轻带”或“重带”);

                  ②随着时间延长,离心后出现多条核糖体带,若位于重带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则说明14C—尿嘧啶会出现在______分子中;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肠杆菌”或“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

                  (4)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甲、乙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相关模拟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实验模拟的过程是____。若将甲试管中加入的“核糖核苷酸”换成“脱氧核苷酸”,则甲试管模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乙实验模拟的过程是____,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中能否进行该过程?____。

              (3)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要探究这种新型抗生素对人体DNA和细菌DNA转录的影响。有人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

              加入等量且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酶的混合溶液

              等量相同的细菌DNA

              2 mL一定浓度的新型抗生素水溶液

               ② 

               ③ 

              2 mL蒸馏水

              完善上述实验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____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 3.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苯丙酮尿症病因,请用一句话描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1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______染色体_________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性遗传病。

              ②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杂志7月18日刊登了北大生命科学院教授邓宏魁团队的研究成果——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把成年鼠的体细胞逆转为“多潜能性干细胞”。它为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是这种诱导是否会引发肿瘤或其他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团队利用这种干细胞培育出多只健康的小鼠。

               ①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随着细胞体积增大,其_________________减小,从而限制细胞的长大。

               ②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4个小分子化合物是核糖核苷酸。采用32P对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进行标记,可检测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观察该细胞器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

              (3)如果这种诱导引发肿瘤,与正常体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的特征包括_________(多选)。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AFP)减少

              C.含有的基因组与体细胞相同        

              D.细胞生长、分裂迅速

              (4)研究发现,青蒿素能抗癌,并有可能彻底改变癌症的方法。研究人员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检测青蒿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青蒿素浓度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此实验中还有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是__________。如图结果说明青蒿素能____________,且青蒿素作用的效果受__________的影响。

            • 6.

              人的血清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等人类传染病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心存疑虑。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利用动物生产人的血清蛋白成为可能,如图是上海某研究所培育生产出血清蛋白奶牛的流程。根据下图回答:

              (1)雌性奶牛胚胎细胞是(   )

              A.雌性奶牛产生的卵细胞

              B.雌性奶牛体内的受精卵

              C.能发育成雌性奶牛的受精卵

              D.从奶牛胚胎上取出的细胞,这个奶牛胚胎将发育成雌性奶牛

              (2)将人的血清蛋白基因导入奶牛胚胎受体细胞时,常用方法是                

              (3)小牛1、2、3的性别是              性,性状              

              (4)人体血清蛋白基因的表达要经历                            两个过程,该基因能够在小牛体内表达产生人的血清蛋白,说明生物共用一套            

              (5)此操作流程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                            等。

            • 7.

              确定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以后,科学家曾提出如下问题: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吗?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大肠杆菌在重培养基(含有15NH4Cl和13C-葡萄糖)上培养,使细菌上各种成分(包括细菌核糖体)被重的同位素标记。然后,他们使用T4噬菌体感染细菌(已知噬菌体感染后,宿主细胞将不合成自身蛋白质)。

              ②将细菌转移到轻培养基(14NH4Cl和12C-葡萄糖)上培养,同时,将放射线标记14C的尿嘧啶加到培养基上。对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析。

              应该出现什么实验结果,才能否定“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假说,亦即是噬菌体感染后,所利用细菌体内原有的核糖体,但合成的蛋白质模板是新产生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面是进行遗传研究中的两个实例,请根据题目意思作答:

              I.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    ,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II.研究发现野生型甘蓝能产生一种抗烂根的化学物质M。现用两个无法产生M的纯种(品系甲和品系乙)及纯种野生型甘蓝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M产生的基因A对a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M的产生(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3)据以上信息判断,能够抑制M产生的基因是     (填“B”或“b”),品系甲的基因型是       

              (4)第Ⅲ组F2不能合成M的个体中,与品系乙基因型相同的占      

              (5)研究发现,抑制M产生的基因(B或b)的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阻碍A基因表达的   阶段,导致M物质不能合成。

            • 9.

              Ⅰ: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mRNA上每三个连续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然后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来研究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规则,并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

              实验过程:

              ①准备一组试管,向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的种类各不相同;

              ②向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

              ③向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人工合成的RNA,其碱基序列为……UUUUUUUUU……

              实验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只含苯丙氨酸的多肽链,其他试管不生成多肽链。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其他试管起对照作用;由实验可知,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

              (2)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肽链,该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若上述过程在细胞中完成,则是在细胞质的_____________(细胞器)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别mRNA的碱基序列并运载氨基酸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Ⅱ: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3)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填α、β或γ)位上。

              (4)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 10. 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淋巴细胞分化成为     细胞,减弱了T淋巴细胞分化成为     细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