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小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变体③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确定bb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与b、D与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结果:

              Ⅰ.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

              Ⅱ.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

              Ⅲ.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

            • 2.

              兔子的毛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果蝇的灰体(E)对黑体(e)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灰体纯合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在后代个体中出一只黑体果蝇.出现该黑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体=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体=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 4.

              家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基因A、a和基因B、b)的控制。其中,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为白色,并对基因B、b起遮盖作用。B是斑纹色,b为红色,而杂合体是玳瑁色。

              (1)请设计最简单的方法,来验证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① 选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母猫和红色公猫交配;

              ② 若后代都是__________ ,则基因B、b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__________ ,则基因B、b在X染色体上。

              (2)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① 玳瑁色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 玳瑁色猫与红色猫交配,生下3只玳瑁色和1只红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__________。

              ③ 一只白色雌猫与一只斑纹雄猫交配,出生的小猫是:1只红色雄猫、1只玳瑁雌猫、1只斑纹雌猫、1只白色雄猫、 1只白色雌猫。小猫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 5. 斯氏鼠种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图是某种斯氏鼠(2n=44)的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成年鼠的尾长受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独立遗传),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尾最长,aaddff的成鼠尾最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鼠的种群中,与尾长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______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______。 

              (2)将斯氏鼠生发层细胞染色体上的DNA用3H标记后(即第一代细胞)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代细胞进行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条。 

              (3)斯氏鼠的野生型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野生型所占比例是2/5,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斯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以纯合黄色鼠作母本,隐性纯合白色鼠作父本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B、b)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 6.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 7.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 8.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亲本
              组合

              纯合紫×
              纯合紫色

              纯合紫×
              纯合黄色

              纯合黄×
              纯合黄色

              黄色×黄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F1 
              粒颜色

              紫色

              紫色

              黄色

              黄色、白色

              紫色、黄色、白色

              白色


              (1)玉米籽粒的三种颜色互为___________。根据前四组的实验结果   ______(能,不能)确定玉米籽粒颜色由几对基因控制。
              (2)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______;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
              (3)玉米植株的叶片伸展度较大,易造成叶片间的相互遮挡,影响对光能的利用率。在玉米田中,偶然发现一株叶片生长紧凑的植株。检验此株玉米叶片紧凑型性状能否遗传,最简便的方法是___(杂交、自交、测交)。若此性状可遗传,则后代出现___________。
            • 9.

              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单倍体育种的主要原理是                 ,优点是                     

              (2)玉米籽粒颜色由A、a和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颜色为白色。紫粒玉米和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色:白色=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                        。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 10.

              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