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研究发现: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如下:

                (1)实验材料的处理(如图为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

                ①取材: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_____(填字母)对应的胚芽段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理:步骤①所取的胚芽段,首先应放入蒸馏水中浸洗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实验:为了确定实验中pH值大致范围,配制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进行了结果如下图的预实验。

                ①上图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推测本实验的pH值大致范围是在_________。

                (3)正式实验:①设置5组实验。

                ②将各组小瓶编号,分别装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T-DNA可能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物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_______________,因为后者产生的

              _________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 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T2 代)。

              (3) 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若上述T-DNA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______。

              (5)根据T-DNA的已知序列,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其过程是:提取_________植株的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再用__________将获得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如图)以此为模板,从图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断中选取____________作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片断将用于获取该基因的全序列信息。

            • 3.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豆芽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且不影响人类健康,但过度滥用,会适得其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出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表示激素浓度越高)所示。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乙烯的合成。

              (2)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将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其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的3种实验处理。 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填序号),直立生长的是   (填序号)。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①蒸馏水在本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I、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成立的有    (填序号)。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5.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 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 6.

              为了研究IAA和ACC(IAA为生长素;ACC是乙烯的前体,在植物体内可以转变成乙烯)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课题为      

              (2)实验结果能说明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的是      

              (3)促进插条生根的IAA适宜浓度范围为        μmol·L-1

              (4)当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的生根量,其原因是                                       

              (5)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     、茎的远地侧的是        

               

              (6)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适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科研人员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其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 7.

              植物激素突变体是研究植物激素合成、代谢途径以及生理功能的重要实验材料。某课题组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生长速率分别为lg1.2,lg1.4,lg1.6,lg1.8,lg2.0毫米/7天)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能促进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生长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功能,其作用表现出____性。两种激素在植物体内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___代谢的信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图中设置③组的作用是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体外喷施____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该激素生长反应越____(显著、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遗传性矮生植株体内缺少____

            • 8.

              根的生长素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测定项目

              生长素浓度(10-6mol/L)

              0

              50

              100

              150

              200

              主根长度(相对值)

              1

              0.9

              0.7

              0.5

              0.3

              侧根数目(个)

              4

              3

              8

              6

              3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下主根和侧根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图。


                       

              (1)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                中合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极性/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                (促进/抑制)主根伸长,生长素浓度为l50×10-6 mol/L时,                (促进/抑制)侧根生长。由表中数据                (能/不能)判断25×10-6 mol/L的生长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除生长素外,根部产生的                (激素)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

              (3)若生长素对菊花插条生根和侧根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同,现有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作用于插条后生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可将生长素溶液_                (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                ,则生长素浓度为l50×10-6 mol/L。 

              (4)CO2进入细胞后,在                _转化成糖类等营养物质。综合两个实验数据,请对生长素对主根和侧根生长造成的不同影响,作出合理假设:                

            • 9. 根的生长受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下主根和侧根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图。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中合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极性/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促进/抑制)主根伸长,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________(促进/抑制)侧根生长,由表中数据________(能/不能)判断25×10-6mol/L的生长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除生长素外,根部产生的(激素)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

              (3)若生长素对菊花插条生根和侧根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同,现有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作用于插条后生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可将生长素溶液____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若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mol/L。

              (4)CO2进入细胞后,在________转化成糖类等营养物质。综合两个实验数据,请对生长素对主根和侧根生长造成的不同影响,作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河北杨是我国西北地区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之一。但因繁殖困难,导致种苗供应不足。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枝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 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2个芽。

              ②选择相同级的插穗400支,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浓度为400(mg·L-1)、600(mg·L-1)、800(mg·L-1)的萘乙酸溶液和清水中浸泡30 min。

              ③将处理后的插穗扦插在同种基质中,60天后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萘乙酸溶液浓度/(mg·L-1)

              生根插条数/支

              生根率/%

              A

              400

              69

              6

              69

              B

              600

              85

              13

              85

              C

              800

              43

              8

              43

              D

              0(清水)

              7

              3

              7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步骤①中每个插穗上都留有1~2个幼芽,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扦插时,通常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各组处理、扦插100支插穗,最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能否体现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