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 2. 如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
              甲状腺激素10.73.1﹣﹣6.8PmoI/L
              胰岛素1.75.0﹣﹣20mIU/L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弱
            • 3. 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心排血量不变,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也会相应降低
              B.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动脉血压回升
              C.心舒期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则舒张压降低
              D.主动脉的弹性回缩在心舒期能继续推动血液前进,是形成舒张压的动力
            • 4.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突触间隙中的液体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髙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C.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 5. 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血浆pH的稳定与HC03、HP042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 6.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并非恒定不变
              B.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行相互转化
              C.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有效配合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
              D.人体某部位组织液短时间增多过快可能与淋巴管堵塞有关
            • 7.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8.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HCO3与HPO42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pH维持7.35﹣7.45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排尿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 9.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 10. 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消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