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条件下机体可以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支配汗腺来减少散热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 2. 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员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环境温度(℃)实验结果
              BAT含量(g/100g体重)下丘脑中TRH含量(pg/mg蛋白)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
              240.3386.730.55
              40.2763.940.76
              (1)脂肪是长爪沙鼠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    形式散失,有利于维持体温.
              (2)长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    .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后,通过    共同调节,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增多∕减少∕不变).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②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    高.②组长爪沙鼠下丘脑中TRH含量比①组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4)与正常的长爪沙鼠相比较,破坏了下丘脑的长爪沙鼠,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还会因不能分泌    ,而导致尿量增加.
            • 3. (2016春•潍坊期中)如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a~d表示激素,甲、乙、丙分别表示胰岛、肾小管和集合管、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其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活动的    转变为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激素信号.
              (2)图中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制为    调节,c分泌增加会抑制    器官的分泌.
              (3)进食后,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此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使甲所分泌的    激素增多,它能够促进葡萄糖    ,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的转化.
              (4)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兴奋,传导至    ,产生渴觉;同时垂体释放的d    增加,作用于乙,保持水平衡.
              (5)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图中的激素    (填字母)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来协同调节体温的升高.
            • 4. 与炎热环境相比,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产热和散热情况是(  )
              A.产热更多,散热也更多
              B.产热更多,散热减少
              C.产热与散热都与炎热环境一样多
              D.产热和散热都减少
            • 5. 如图表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E~K表示生理过程.

              (1)体检测量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    
              (2)据图可知机体血糖调节的方式是    ,其中枢位于    ,物质a、b都可称为    
              (3)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β细胞分泌的(d)胰岛素增加.②可以是    (写出一点即可).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范围不同:前者的靶细胞包括    细胞(选填“肝脏”、“骨骼肌”、“脂肪”、“全身大部分组织”);后者的靶细胞主要是    细胞.
              (5)研究发现,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据图分析此人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    ,细胞无法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 6. 糖尿病作为人类的一种常见“富贵病”,与糖代谢及调节异常有密切关系(如图一),其中,①②③表示几类细胞,④⑤⑥表示分泌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④⑤分别是,④通过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不得少于两种)
              (2)①的分泌物会(填抑制或促进)②的分泌,而②的分泌物会(填抑制或促进)①的分泌;激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④和⑤是关系,⑤与⑥是关系.
              (3)由图一可见,机体对胰岛细胞分泌的调节,除了胰岛细胞通过直接感受的变化外,还可受发出的神经控制.
              (4)图二是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则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该患者在注射药品后,体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和.
              (5)为了验证分泌物④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若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6)如果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而靶细胞上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类,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是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下列所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呼吸氧化酶.
            • 7. “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B.体温下降,代谢减弱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
              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 8.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h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图.(正常人血糖为3~9mmol/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B.胰岛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等物质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若餐后1 h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A=B=C
            • 9. (2016春•温州校级期中)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发生收缩反应
              B.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C.一般情况下,40℃时,出汗是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D.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 10. 激素含量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寒冷冬季在室外久留的人,体内激素    (填字母)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此时机体的耗氧量会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其末梢内    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    结合,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人体内调节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    ;该激素是由图中    分泌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