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山东校级一模)国家积极倡导“退耕还林”,某地区对低产农田退耕还林进行跟踪调查,如图、如表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喜光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相应数据资料.请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年份1234567
              数量12026003600390039001600
              (1)图甲所说样方中该草本植物计数为    棵.
              (2)根据数据推测前6年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这段时间内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形式符合    型曲线.
              (3)导致第7年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为    (从生物影响角度因素回答).
              (4)调查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变化一般采取的方法是    .如果调查人员提供的数据为“较多”.这说明调查人员统计方法为    法.
              (5)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    
            • 2. (2016•日照二模)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小型犬浣熊的数量多达数千只,目前还不属于濒临绝种的动物,但这并不代表该动物就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为估计已有42%的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被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如图是与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分析回答:
              (1)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至少占有    个营养级.
              (2)若a时人类开始逐步将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b时人类开始退耕还林,撤离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则曲线可以表示小型犬浣熊所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的变化.c时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    法.
              (3)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    时期处于增长阶段;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那么种群密度在    时最大.
            • 3. 科学家对草原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等;若调查其中田鼠的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放养的牲畜过少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提供的能量;放养牲畜过多则会造成草场的退化、畜产品产量下降,为保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须    
              (3)鼬通过视觉猎捕田鼠,田鼠的活动对于鼬是一种    信息,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通常情况下,寄生在田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    ;②    ;该小组还采用    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    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    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    
            • 5.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③获得纯净细胞膜可以用差速离心法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⑤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⑥赫尔希和蔡斯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6. (2016•青浦区二模)如图示某植物群落的一部分(各种符号代表不同的物种),现需计算样方地的辛普森指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随机选择样方地
              B.要记录的物种数有5种
              C.需统计样方内植物总数
              D.辛普森指数可表示物种丰富度
            • 7.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B.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资源利用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
            •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
              B.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C.植物通过花香和鲜艳的顔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9. 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①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具有复杂的    结构.
            • 10. 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平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A、B、C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清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A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
              B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
              C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
              请回答:
              (1)混合种植后,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    不同(填种群的特征).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B实验地块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2)混种实验过程中,需用样方法连续多年对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为统计准确应如何对每个样方内的植物进行计数?    
              (3)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后,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    ;C实验地块演替趋势是群落的    结构和空间结构都向复杂化发展.
              (4)每年输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的    等生命活动.此过程是    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