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为调查草原上布氏田鼠的数量,在田鼠种群相对稳定时初次捕获了36只,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了144只,其中被标记的为12只,已知该草原的面积为10km2.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适用于蚯蚓和蚜虫
              B.标记物应当尽量明显以便于再次捕获时对数据的统计
              C.布氏田鼠的增长速率最大时的种群密度为43.2只/km2
              D.大量诱杀雄性布氏田鼠会影响种群出生率
            • 2.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及盗猎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自九十年代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藏原羚的数量得到恢复,植被亦得到有效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藏原羚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自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后,藏原羚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为调查保护区中藏原羚的数量,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0只藏原羚,放归后,第二次捕获9只,其中有标记的6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km2。                  

              (2)藏原羚所同化的能量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绝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3)狼能够依据藏原羚留下的气味去猎捕,藏原羚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羌塘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调节。

            • 3.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
              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 4.

              I、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每个细胞核DNA的含量,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

              (1)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不选用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的原因是多数细胞__ .____________ 。

              (2)下列对图1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多选)

              A.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一半时,DNA含量才急剧增加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核膜重新形成

              C.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因为着丝粒分裂

              D.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的原因是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长

              植物激素在细胞分裂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对腋芽(侧芽)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图2为完整植株和去顶植株中顶端优势的模型,实线的宽度代表高水平的量,虚线代表低水平的量,箭头表示运输方向.


              (3)研究者在小桐子植株腋芽处施加细胞分裂素后,可测得控制DNA复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表达量增加.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促使腋芽细胞周期进程中的______.

              A.G2→M期       B.S→G2期      C.G1→S期      D.M→G1

              (4)生长素可以促使多糖分子之间的组织结构改变,使细胞壁可塑性增加,进而促进细胞伸长.该多糖是______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图2分析,顶芽存在时腋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调查种群密度的各种方法中,其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_(全部是估算值,不全是估算值);调查一只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数目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春运期间广州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种群的J型曲线中,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请问该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用λ表示)

            • 5.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6.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实际种群密度比统计的要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 7.

              下表为某退耕林地在恢复阶段的研究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群落类型

              树种数量

              平均胸径(cm)

              平均高度(m)

              Ⅰ:撂荒7年的次生林

              22

              8.7

              6.3

              Ⅱ:25年的次生林

              81

              10.4

              8.4

              Ⅲ:50年的次生林

              96

              11.8

              9.2

              Ⅳ: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

              128

              13.7

              10.5

              A.退耕林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调查退耕林地乔木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
              C.随着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加快
              D.退耕林地中植物种类增加,植物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 8.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9.
              科学家研究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数量
              B.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稳定型
              C.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该营养级能量输出的方向包括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
            • 10.

              为调查黄鹂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捕获30只鸟,其中黄鹂5只,做标志后放回自然界,明年又捕获了30只鸟,其中有标志的黄鹂2只,没有标志的黄鹂6只,则此地区黄鹂的种群个体数大约为 ( )


              A.15只             
              B.20只          
              C.75只          
              D.45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