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    ;②    ;该小组还采用    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    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_.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    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    
            • 2. 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该森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特征的最重要因素,要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应采用    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2)导致图甲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    结构.
              (3)基于观赏目的人们把马缨丹引种到某地区,结果马缨丹大量繁殖,对该地的生态造成严重威胁.图丙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    的特性.
              (4)若图丙中曲线Ⅱ表示当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过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 3. 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公顷(1公顷=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和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标记数/只
              初捕3232
              重捕324
              ①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    只/公顷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高∕低)
              (2)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一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二中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②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
            • 4. (2016•厦门一模)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研究人员对以“作物一害虫一天敌”相互作用为中心的棉田(全年均不施农药)进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如表,单位是103kJ/(m2-a).
              棉株和杂草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
              棉蚜其他害虫(共22种)瓢虫等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36.621.380.770.301.640.900.620.160.120.08
              分析结果,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l03 kJ/( m2.a).
              (2)棉蚜靠吸取棉株的汁液生长,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棉蚜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依据是    
              (3)调查期间,研究人员每5天一次,采用    法调查棉田中蚜虫、瓢虫的种群数量,图为研究人员对蚜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在答题纸上画出以棉蚜为食的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4)由棉田害虫流入捕食性天敌体内的能量为    ×103kJ/( m2.a),其中×103kJ/( m2.a)储存在捕食性天敌体内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5)调查表明,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对害虫抑制作用大.与施用农药防治害虫相比,利用捕食性天敌(瓢虫等)防治害虫除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之外,还有利于    .(答一点即可)
            • 5. 草原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现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    种,食虫鸟和蜘蛛的种间关系为    
              (2)图甲的生物中,获得能量最少的可能是    .能量传递的特点是    
              (3)猫头鹰能够依据食虫鸟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食虫鸟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    
              (4)图乙中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    ;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    
            • 6. (2016春•许昌月考)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3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类似.
              ②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 7. 图为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    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估算某种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    法.调查某乔木种群时,可以通过观测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来代替其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调查发现,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    的变化趋势.D所处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所处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    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4)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    现象,这能提高群落    的能力.
            • 8.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丙表示某地区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kg,至少需要草    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    (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6)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 9. 如图甲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乙为该湿地泥鳅种群增长倍数(X)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小白鹭是非迁徙鸟类,数量稀少,决定其种群数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2)调查得知该湿地小白鹭的数量约有800只,若小白鹭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n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6代后,小白鹭的种群数量为    只.
              (3)图甲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小白鹭摄食同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其同化的能量最终主要来自于    所固定的太阳能.
              (4)小白鹭在繁殖期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
              (5)在图乙调查期间,泥鳅大约在第    年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