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统计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
            • 2.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艾蒿(株/平方米)

              5

              10

              6

              3

              1

              1

              白杨(株/100平方米)

              0

              1

              2

              4

              8

              8

              鼠(只/100平方米)

              0

              1

              2

              4

              8

              16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的含量,单位kg/(hm2·a)。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充足
              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
              D.资源、空间有限
            • 4.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可能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 5.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
            • 6.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马,中国是它的故乡.但在上世纪初,野马种群在中国绝迹.偷猎出国的野马,仅德国1890年偷猎的野马中,有三雄七雌共10匹野马成功繁衍.至今,全球圈养的一千多匹普氏野马基本上都是这10匹野马的后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为实施“野马还乡”计划,先后从多国引进多匹野马,在新疆等地繁育、野化、放归.
              (1)目前新疆卡山保护区的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发展到127匹.该准确数据是根据下列何种方法获得的______
              A、标志重捕法        B、普查法     C、样方法         D、以上方法均不行
              (2)请在图中,绘制出从1890年的10匹野马,到现在全球一千多匹普氏野马的繁衍过程中,其性别比例(雌/雄)的变化趋势.______
              (3)当牧草被啃食时,其根/茎叶比值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会提高,牧草的防卫反应也会加强,这表明生态系统有______功能;与此同时,食草动物也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普氏野马能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这表明牧草于食草动物发生了______.适当增加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原理.
              (4)普氏野马每天都要吃数十公斤的草料.下图表示其体内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请回答:

              ①幽门黏膜细胞分泌的胃泌素须先扩散到______后,再经血液的运输等才能到达作用部位,故①→②的传导速度比③的传导速度______.由此可见,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_调节.
              ②若幽门黏膜细胞发生病变,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免疫将其清除.
              (5)普氏野马有66条染色体,比家马多2条,但普氏野马可以与家马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据此可判断,普氏野马与家马______(属于/不属于)同一物种.
            • 7.
              如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7月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
              C.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
            • 8. (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a.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 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c. 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2)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a.  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______ . 
              b.  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______ . 
              c.  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______ 


            • 9.

              图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生物外,还有                      。 

              (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鹰所处的营养级是              。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下降吗?              ,试分析原因:               。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 

            • 10.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的从属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b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c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d 的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