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丙三种不同植物分别分布于X、Y、Z三个不同的栖息地中,将不同栖息地生理状态相似,数目相同的种子混匀,再均分三组,分别同时种植于X、Y、Z三个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经过一年后,收获所有植株的种子进行统计,得到如表结果.
              实验地块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
              X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
              Y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
              Z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
              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  )
              A.一年后不同栖息地各种植物种子比例不同,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该年的出生率不同
              B.X实验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Y实验地块甲植株的数量将会增加
              D.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Z实验地中的丙植物种群数量变化将呈“S”型曲线
            • 2. (2016•泰安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池塘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内垂直方向上生存着不同的水草和藻类植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池塘水域、岸边及离岸边稍远的一些地方生存着不同类型的动物,这体现了该群落的    结构.
              (2)池塘中放养一定量的草鱼鱼苗,跟踪调查其个体变化如图.图中b点对应的纵坐标数值表示    ,为持续保障草鱼的较大生产量,可选择在    点左右时适量捕捞.
              (3)尽管流入一些污水,但是该池塘生态系统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属于    (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
              (4)为充分利用该池塘资源,可考虑发展“桑基鱼塘”以实现    ,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 3. 图1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2)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    b.
              (3)图2为a生态系统中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该生物在a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在能量流动中起的作用是    
              若①过程发生而②过程不发生,则此时外界条件是    .当细胞中有②过程发生而没有③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    
            • 4. (2016•开封三模)某地区开展一系列有关生态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某地群落的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
              (2)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82009201020112012
              10.09.286.85.5
              3.02.11.10.30.1
              0.30.61.11.52.3
              3.02.00.400
              如果植物甲~丁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3)为改变该地区大量的“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现象,近期该地区政府推动“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比率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平均生理年龄的提高使人口的存活曲线由“凸形”向“对角线形”趋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4)若将动物性(草食)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 5. 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C.“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适于害虫种群的防治
              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就一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6. (2016•商丘三模)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
              Nt+1
              Nt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 7. 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表(单位:只).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种群数量36723398561521
              第一次捕捉(标志)数160
              第二次捕捉数162
              第二次捕捉个体中的标志数30
              下列曲线中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 8. 如图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a时刻后引入某种动物,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数量即为环境容纳量
              B.DE段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降为零
              C.布氏田鼠的数量维持在C点有利于草原的发展
              D.引入动物与布氏田鼠的关系可能是竞争或捕食
            • 9. 利用固定化藻处理生活污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原绿球藻是海洋中的一种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科研人员进行了固定化原绿球藻的生长情况及除氮效果的实验,实验中的人工污水是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NH4Cl配制而成,结果如图.分析回答

              (1)原绿球藻固化的方法是    ,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    .若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则    
              (2)分析图1,1-7天内悬浮藻的种群数量变化为    ;与悬浮藻相比,1-3天内固定化藻生长、增殖速率较慢,原因是        
              (3)分析图2,对人工污水除氮率较高的是    ;从环境保护看,固定化原绿球藻的优势表现在    
            • 10. 2016年3月24日,芜湖新闻网和大江晚报报道,芜湖检疫局在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一批进口黄白芝麻进行检疫时,截获了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假高粱,据调查,假高粱是谷类作物、棉花、苜蓿等30多种作物田里的主要杂草,被普遍认为是世界农作物最危险的杂草之一,它能以种子和地下茎繁殖,是宿根多年生杂草,繁殖力很强,一旦传入并扩散,铲除难度很大.假高粱侵染处,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对本土植物影响很大.据题意回答:
              (1)假高粱与高粱为近缘种,判断二者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    
              (2)假高粱入侵某地区后,短时间会呈    曲线增长,长时间将会引起某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从遗传进行角度看,高粱属作物的优良基因频率将会    
              (3)可育的假高粱在开花时遇到高温会导致子实不育,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