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水分减少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海三棱藤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1)海三棱藤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 ______ (填“初生”或“次生”)演替.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______ 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演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 ______ ”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达到种群的数量最大值.
              (3)常用 ______ 法调查旱柳的种群密度,该种群具有的特征有 ______ (填序号).
              ①死亡率  ②垂直分层现象  ③年龄组成  ④性别比例  ⑤水平镶嵌分布  ⑥复杂的种间关系  ⑦迁入率.
              (4)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 .
            • 3.
              对群落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裸岩上演替的草本植物阶段,也有乔木的种子迁入,但不适合生长
              C.群落演替的本质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演变的过程
              D.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
            • 4.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 5.
              我国西南横断山脉地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
              海拔 <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类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 6.
              下列关于演替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______ .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______ 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 ______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 ______ ,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 特点.
              (2)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1.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 ______ 多样性,而样方1 中B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 ______ 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 ______ 引起的.
            • 8.

              京西灵山风景区山清水秀、奇峰叠翠、野花遍地、百鸟鸣唱,其主峰海拔2303m,是北京最高峰。研究小组调査该地区植物种类,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l)研究者调査灵山植物种类采用的是           法。

              (2)灵山植被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构成群落的         结构。各层的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3)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9.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3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三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3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 10. 生态学家常常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1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2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面粉中放入细玻璃管的容器内.

              (1)由图1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___,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___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已知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推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的原因是___.
              (2)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3表示的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数量变化.据图3分析可知: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___(填“甲”或“乙”)面包虫.

              (3)综合图1、2、3可知,___对生物间作用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容器中的两种面包虫和容器中的所有其它生物共同构成了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