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内个体数以稳定速度增加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群落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
              D.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2.
              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往返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可逆的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都是呈负相关的
              D.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 3.
              2016年9月20日消息,因清江(长江支流)梯级水电站泄洪,湖北省长阳、宜都地区养殖网箱中近万吨外来鲟鱼、杂交鲟鱼逃逸。这些逃逸的外来鲟鱼、杂交鲟鱼的数量很大,目前已经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干流中,洞庭湖、鄱阳湖等都有,这些逃逸的鲟鱼会挤占中华鲟等土著鱼群在生态环境中的位置,并与中华鲟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导致以后纯种中华鲟难觅,对于这些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1)。近日,江西湖口县渔民意外捕捞到一条大型杂交鲟,发现鲟鱼的尾鳍比较发达,且穿孔不易死,但受伤后更难捕捞,想要知道湖中大约有多少尾杂交鲟,可以用 ______ 法进行统计,不过该方法统计的数据比理论值偏 ______ ,要判断这种杂交鲟与纯种中华鲟是否是同一个物种方法是 ______ 。
              (2)。外来鲟鱼进入洞庭湖、鄱阳湖,造成湖中生物多样性 ______ (选填“降低”或“增大”),该过程 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
              (3)。鲟鱼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杂交鲟与中华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______ 关系。与其它鱼之间还存在 ______ 关系。
            • 4.
              在潮间带生物群落中,海星选择双壳类软体动物为食,当海星被移走后,海滩被少数几种双壳类动物占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说明捕食有 ______ (增强/减弱)竞争作用。当海星被移走后,潮间带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会 ______ (升高/降低)。
              (2)随着时间的推移,潮间带生物群落会发生 ______ 演替。
              (3)潮间带所有的生物及空气、水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 ______ 。海星被移走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 ______ (升高/降低)。
            • 5.
              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被改造成为果林、洼地被改造成为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2)果林中有白蛾等趋光性害虫可采用 ______ 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预测白蛾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是 ______ 。
              (3)某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试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的功能;预计在短时间内,老鼠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但其数量不会无限增长,最终种群数量将达到 ______ 。
              (4)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鱼塘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 ______ 。
            • 6.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之一。下表是某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变化,请据表回答:
              演替时间(年) 优势物种 主要物种
              5 草本:荻、艾蒿、黄背草、苔草等
              10 牡荆 灌木:牡荆、杠柳、酸枣禁
              20 刺槐 乔木:刺槐、黄连木、构树等
              (1)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 ______ ,其演替速度快的原因是 ______ 。
              (2)随着演替的进行,退耕地上的植被演替先后经历了 ______ 三个阶段,它们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了 ______ ,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 ______ 。
              (3)在确定群落的优势物种时,需要调查物种的种群密度。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 。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 ______ 。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生态功能有 ______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的生态学意义是 ______ 。
            • 7.
              某弃耕土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田鼠种群的K 值为2000只.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 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理论上当田鼠种群数量为 ______ 只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2)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2.44×107 2.44×107 2.25×107 2.18×107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______ .
              (3)若鼬的数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______ .
              (4)弃耕地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这会使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 8.
              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结果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更换树种前占比(%) 更换树种后占比(%)
              0年 50年 100年 150年 200年
              灰桦 1 100 5 2 1 1
              野生蓝果木 3 0 36 28 17 4
              红枫 4 0 50 39 24 8
              山毛榉 92 0 9 31 58 87
              A.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
              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D.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
            • 9.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 ______ 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一般是禁止人类活动的,是因为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 和 ______ ,该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 ______ 或 ______ 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 ______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 ______ 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 ______ 结构。
            • 10.
              下列是关于种群、群落的相关叙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其 ______ 来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的K/2点对应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动物的种群密度,若被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将比正常值 ______ (填“偏高”或“偏低”)。若这种草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会 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3)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缓慢 ______ ,直至顶级群落。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其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最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