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4、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2.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  群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3.
              如图甲表示某岛屿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乙表示兔进入该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岛的生物除了图甲出现的以外还必须有 ______ .昆虫与鼠之间属于 ______ 关系.
              (2)鸟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 ______ 同化的能量.若鼬只捕食鸟获得能量,则鼬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草 ______ kg.
              (3)图乙中,若在a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该岛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 ______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野兔被鼬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 ______ (偏高、偏低、不变).
              (4)鼬能够根据鼠、鸟留下的气味而捕食它们,同样,鼠和鸟也能依据鼬的气味躲避鼬的猎捕,从而维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这个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 ______ .
            • 4.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______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______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______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 ______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 ______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______ .
            • 5.
              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 6.

              Ⅰ.图甲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食物网。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作用。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乙,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克。

              Ⅱ.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

              (1)若A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________C表示_________

              (2)由图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 7.
              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储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作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 8.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3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三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3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 9.

              关于草原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氮等可在草原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草原群落的植被长势几乎一致,没有垂直结构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该群落中
              D.群落中各种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10. 生态学家常常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1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2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面粉中放入细玻璃管的容器内.

              (1)由图1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___,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___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已知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推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的原因是___.
              (2)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3表示的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数量变化.据图3分析可知: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___(填“甲”或“乙”)面包虫.

              (3)综合图1、2、3可知,___对生物间作用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容器中的两种面包虫和容器中的所有其它生物共同构成了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