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6年,我国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并在江苏盐城大丰建立了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是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为开展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
              (1)保护区从1998年开始实施麋鹿的野生放归,放归后要调查野生麋鹿的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    .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2)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功能,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开展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的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    演替.观察发现,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花米草,麋鹿这一“喜好”的生态学意义为    
            • 2. 研究人员对伏牛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请回答:
              (l)在海拔500一1600m区域分布有针阔叶混交林群落,调查发现,马尾松、栎树、水丝枥、枫香、香果树五种植物分布在山南坡,而没有分布在山北坡,这种现象表明群落具有    结构.
              (2)在海拔200一400m区域人工种植有油松林,油松林的    稳定性比针阔叶混交林高;欲比较油松林与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不宜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对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具有    特点.
              (3)在海拔150m以下区域,人们开辟有农田垦殖带,该农田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演替,在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该演替经历的阶段依次为    
            • 3. 基础知识填空:
              (1)与抗体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    
              (2)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3)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02的场所是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5)RNA复制病毒依靠     酶进行复制.
              (6)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7)若受体蛋白识别的信号分子是抗利尿激素,那么靶细胞是    
              (8)裸岩上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有(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裸岩→    →森林.
            • 4.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芦,其覆盖度大于80%.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
              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
              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
              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    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    变化影响较大.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    
            • 5. (2016•鹰潭校级模拟)某山区于24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树木.历经长期消长之后,研究人员于近年在该地进行生态调查,得得结果见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树龄(年)的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树龄(年)
              株数
              树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0058122025191494
              21151075420000
              00057111310532
              22313341321
              (1)森林火灾过后24年中,原地点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该演替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一定的    能力.
              (2)目前该山区中丙种群增长情况是如图曲线中Ⅰ、Ⅱ、Ⅲ、Ⅳ的    时期.
              (3)此森林四种不同树种种间关系是    ,四种不同树种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    
            • 6.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    .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    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
              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
              山桃1
              丁香0.1241
              油松0.1250.8341
              刺槐0.1480.7610.8841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 7. 南方某山坡先是麦田,后退耕还林.麦田中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包括        
              (2)麦田中常发生虫害.蚜虫吸食麦叶和嫩穗汁液,红蜘蛛吸食麦叶汁液,则麦田中蚜虫与红蜘蛛的种问关系是    ;某研究小组欲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而不用样方法的理由是    
              (3)麦田退耕后,人们在其中种植了部分本地树种,这种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     (填“方向”、“速度”、“方向和速度”).与麦田相比,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原因是    
            • 8.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0+1+2+3+4+5+6+7+8+9+≥10
              个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    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相比    (偏高/不变/偏低).
              (4)若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    (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    
            • 9. 某池塘中养殖有不同食性的鱼类,对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该池塘的有机物输出量很大,需大量投放饵料维持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可看作是一个    ,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不同食性的鱼类往往占据不同的水层,这种现象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
              (3)池塘中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该池塘若经营不善而废弃后,群落将进行    演替,演替的        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的不同.
            • 10. 某研究小组对长江边一片弃耕农田进行调查,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中,且有零星的灌木分布,并观察到草丛中有青蛙、老鼠、蛇、螟蛉、蜾赢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农田中进行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该群落中碳元素以    形式传递.
              (2)村民反映近年当地老鼠的数量明显下降,从种群的特征分析,直接原因有        
              (3)“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诗经》),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4)青蛙通过呜叫吸引异性交配产卵,说明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