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某地两种小型野生草本植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数据(单位:株)。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甲种群

              4900

              4120

              76

              1218

              110

              乙种群

              0

              12

              72

              432

              2592

              (1)甲、乙种群都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成分),对生态系统完成________和________等功能有重要作用。

              (2)乙种群从无到有,在这五年之内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按照该数学模型预计第六年种群数量将达到________株。

              (3)从上表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五年间甲、乙两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关系,并且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演替。

            • 2. 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______ 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 ______ 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动 ______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 ______
              (4)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 ______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 3. 某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水分减少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三棱藤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演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___。

               (3)图中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________命名的。土地较干旱的地方分布着大量旱柳,在水分湿度较大的地方分布着大量芦苇,芦苇低处分布海三棱藤草,上述描述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4)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 4.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进行。

            • 5.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山区坡地到灌木阶段经历了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营养结构             和         

              (2)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其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能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 kJ。

              (5)分析上图,用箭头、文字、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 7.

              紫茎泽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如表表示紫茎泽兰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三类样区及每个样区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物种类别数统计结果(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对群落交错区的小毛茛(一种本地优势植物)与紫茎泽兰的数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的数量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

              样区

              紫茎泽兰覆盖度

              线虫

              蜱螨目

              个体总数

              物种类别数

              紫茎泽兰入侵区

              大于90%

              684

              120

              804

              14

              群落交错区

              10%~30%

              1890

              226

              2116

              15

              本土植物区

              0

              1198

              132

              1330

              14

              数量总计

               

               

              3772

              478

              4250

              19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宜采用 ____________ 法.从表中可知,此次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 8.

              在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1)细胞水平的稳态表现为多个方面,如基因表达的稳态、物质含量的稳态、酶促反应的稳态等。基因表达的稳态调节中,通过           酶与基因结合,从而开始转录;物质含量的稳态调节中,细胞膜主要通过          方式逆浓度梯度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酶促反应主要通过产物的反馈调节维持稳态。

              (2)动物个体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而植物个体稳态的调节主要靠             

              (3)群体水平的稳态包括种群数量的稳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态等。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      上下波动;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稳态实现的一种形式,其起始条件不同,类型不同,但在适宜环境中,总趋势均是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               价值,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             能力。

              (4)“孔雀开屏”来求偶,这属于____________信息,由此可见,_                       ,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9.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③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                 个/mL。

              (2)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               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①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②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 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 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 10. (共9分)为了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的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有          。对该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由于鼠妇(俗称“潮虫”)、蚯蚓等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又因为身体微小,故常利用        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4)近年来发现人工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