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种群密度调査方法多样,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如跳蝻的种群密度调查

              ③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④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⑤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模型法,其中“S”型曲线就是构建的物理模型

              ⑥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⑦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 2.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条件和试剂使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 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② 酒精: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的使用方法相同

              ③ 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NaOH的作用相同

              ④ 改良苯酚品红: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的使用目的相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4. 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注:字母A~I代表群落类型,A为发育早期的群落,B、C、D、E为发育中期的群落,F、G、H、I为发育晚期的群落。

              (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___。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________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的方法。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群落A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填“较高”“较低”或“不变”)。若要调查该群落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________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现象,这能提高群落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4)若群落A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

            • 5.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
              C.“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组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
            • 6.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效和密度(个/M2)的调查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 7.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斐林试剂检测不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8. 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统计所 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捕获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标记数

              初捕

              50

              28

              22

              50

              重捕

              50

              32

              18

              10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 9.

              下列调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
              C.丰富度调查:不认识的小动物不纳入统计
              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 10.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不用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