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农在新建果园的行间空地间作(相间种植)玉米和大豆,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果园生态系统中,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用于 ______ ,另一部分用于果树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2)大豆根部生活的根瘤菌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3)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内取食,可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虫,破坏种群的 ______ ,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4)调查果园中蚜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______
              (5)果园间作玉米和大豆的优点: ______
            • 2.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______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______ ______ 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______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______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
            • 3. 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属杂食性动物.幼螺多为腐食性,成螺一般取食绿色植物和真菌,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1)非洲大蜗牛属于生态系统的 ______ (成分),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 ______
              (2)在 ______ 的环境条件下,非洲大蜗牛入侵以来数量几乎呈“J”增长,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因此需要采取防治手段控制该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 ______ 参数.有人提倡饲养鸡、鸭、鹅来控制非洲大蜗牛的增长,已收到较明显的效果,该方法属于 ______ 防治.
              (3)有学者推测,非洲大蜗牛也可能替肉食动物提供了一个食物来源,改变食物链,进而改变本生态系统的 ______ ______ 和信息传递功能.
              (4)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非洲大蜗牛同化能量去向的详细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______
            • 4. 四川省广汉市推行的生态桃园建设,种养结合,形成“猪一沼一桃”的模式,桃树之间种植紫云英等豆科植物,既可作为猪饲料,也可通过其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肥田,减少化肥的用量.猪的粪便作为肥料生产沼气,沼液用来肥田,达到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请冋答下列问题:
              (1)调查桃树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______ (法),通过统计发现蚜虫最初的种群密度为30只/m2,气候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蚜虫每天的增长率为h,则10天后蚜虫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m2.防治蚜虫可以引人蚜虫的天敌--瓢虫,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 .蚜虫被瓢虫捕食时,会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周围的蚜虫会纷纷逃避,蚜虫之间属于 ______ 信息传递.
              (2)若桃园中草固定的能量为a,猪摄入的能量为b,猪粪便中的能量为c,猪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草→猪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100%,“猪一沼一桃”的生态桃园模式,提高了能量的 ______
              (3)若在紫云英中种植不喜光的中药材--金线莲,与原有的桃园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金线莲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价值.
            • 5. 在某鱼塘中放养着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若调查四种鱼类的种群数量,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若标志物容易脱落会使计算得到的数值比实际值偏 ______ (高/低).
              (2)若该鱼塘中只放养C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 ______ ;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______ 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______ 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C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______ 所示.
              (3)该鱼塘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 ______
              (4)如图乙所示是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
              ①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该过程产生的能量以 ______ 形式散失.
              ②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______
            • 6.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如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______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Ⅰ.研究者通常采用 ______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______ ;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Ⅲ.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 ______ ,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 7. 阳宗海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近年来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污染事件的影响.请回答:
              (1)从外地流入的黄鳓鱼繁育迅速,与金线鲃等土著鱼类争夺饵料、活动空间,并大量吞食鱼卵,使金线鲃等土著鱼类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黄鳓鱼与金线鲃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阳宗海中某种群起始数量为a,第二年的数量始终是第一年的b倍,n年后该种群数量为 ______ ,当b为1时,该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______
              (3)阳宗海受到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水质基本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稳定性.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演替.
              (4)除物质循环外,该生态系统还具有 ______ 功能.
            • 8. 图1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K0表示野兔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图2为图1中野兔所摄入能量的去路,A-D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甲1分析,野兔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主要外部原因有 ______ 的限制、气候变化和存在 ______ 等.
              (2)图2中未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______ .如果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火灾致整个草原化为一片灰烬,较长一段时间后,在原地会逐步出现一些生物,这种演替的演替属于 ______
              (3)图2中B表示 ______ D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的能量.
              (4)B比A的能量少主要是因为 ______
            • 9. 图乙表示图甲所示池塘受污染后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请回答:

              (1)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 ______ 进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时,是 ______ ,而不是循环流动的.
              (3)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______   形式贮存.
              (4)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 ______
              (5)消费者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6)图丙是图乙植食动物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多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10. 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甲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d过程中该种群增长率在 ______ 段最大.
              (2)图1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e点种群数量比d点 ______
              (3)图2中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