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______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______ ______ 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______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______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
            • 2. 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类为食,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它为食.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表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同化总量(1012 储存能量(1012 呼吸消耗(1012
              A 900 200 700
              B 100 25 75
              C 15 2 13
              D 18 6 12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数量变化属于 ______ 增长模型,图中的 ______ 时期子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2)子弹蚁与小型蛙类的关系为 ______ ,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子弹蚁→驼背蝇”,指出其中的错误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3)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功能.
              (4)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______ (填字母);分析表格,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5)若人类将部分雨林开发成为果园,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_____ ,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 3.

              在各森林类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B.北方针叶林、温带阔叶林、热带雨林
              C.温带阔叶林、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
            • 4.

              长江下游江心洲是由上游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某江心洲湿地从近水边到岸边的区域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江心洲的形成机制分析,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________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优势取代表明,适者生存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与天然湿地相比,人工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

              (2)该湿地中芦苇、风车草、圆田螺等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湿地群落存在________结构上的差异。

              (3)许多地方将江心洲开发成旅游景区,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如图所示为该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 5.

              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蛇占第           营养级,图中昆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的能量。

                (2)对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包括                           。  

                (3)如果大量捕蛇,鼠种群的K值会          ,会引起农作物产量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4)在研究该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

                (5)该生态系统的全部生物构成了           。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6.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 )

              A.群落丰富度较高
              B.不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生产者主要是地衣
            • 7.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

            • 8.

              下图是某草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其它生物需要,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

              (2)同一时间内聚集在此草地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

              (3)图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____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4)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若图中的鹰也以青蛙为食,则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____

              (5)在一定时间内,此草地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是:A____B(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 9. 图乙表示图甲所示池塘受污染后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请回答:

              (1)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 ______ 进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时,是 ______ ,而不是循环流动的.
              (3)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______   形式贮存.
              (4)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 ______
              (5)消费者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6)图丙是图乙植食动物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多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10. 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措施 原理
              A 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B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 能量多级利用
              C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虫进入茶园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