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果某动物食物中有来自绿色植物,来自于小型肉食动物,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20%,那么该动物每增加1千克体重,总共需消耗植物约(  )
              A.330千克
              B.226千克
              C.126千克
              D.33千克
            • 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请据图分析:

              (1)图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______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______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c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樟毛等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______ (包含/不包含)在a中.
              (3)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 ______ 倍.
              (4)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不断改变,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 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逐步提高.
            • 3.
              图1是某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三个物种①、②、③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数量的实际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甲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是 ______ .
              (2)芦苇等生物在人工湿地边缘沿着地势高低分布有所不同,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______ .碳元素从乙→丙的传递形式是 ______ .
              (3)从图2中可知①、②、③三个物种中 ______ 物种的生存斗争最剧烈;若仅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
            • 4.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方式实现?(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 5.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 6.
              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c=a+b
            • 7.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______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______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______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 ______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 ______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______ .
            • 8.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丙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
              D.图中d的能量全部来自b生物
            • 9.
              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湖光合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
              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原因是光照
              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
              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 10.
              豌豆蚜(一种蚜虫)和鳞翅目幼虫(蝶、蛾的幼虫)是利马豆(又名“洋扁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A.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
            0/40

            进入组卷